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江湖小人 > 第二节 大周天子

第二节 大周天子(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刘赟至宋州,皇帝梦尚未觉醒,即被囚杀。“后汉”亡,共二帝、四年。周太祖郭威终于终结了沙陀部人二十七年主宰中原的历史。

汉高祖胞弟、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称帝,国号仍旧用“汉”,史称“北汉”。以子刘钧为太原尹,判官赵华、郑珙为宰相,陈光裕为宣徽使。

是年九月,刘崇不顾当年其兄刘知远力阻契丹之功和众臣的反对,贲带玺印结交契丹,与辽世宗耶律阮约为父子,欲效仿晋高祖石敬瑭,联手辽国,称霸中原,并为长子、汉武宁节度使刘赟复仇。

“南唐”将査文徽袭福州,为“吴越”兵所俘,钱俶释之。“楚”马希萼陷潭州,杀马希广,称王。</dd>

郭威一脸阴郁地望着两厢站立的诸将。宣徽使王峻低沉的声音道:“郭崇威伤势不轻,不能前来应卯。”澶州步军都指挥使王殷恨恨道:“不是李弘义不忍加害,末将已是没命来见郭公也!”

王峻乃相州乐营使王丰之子,自幼深得王丰亲传,曲乐歌赋,过目不忘,尤其擅歌。其嗓音浑厚悦耳,令无数以歌为生的歌姬、歌者,汗颜不已。王峻少时常为达官贵人的酒宴献歌,听者无不为其精湛的歌技而赞不绝口、津津乐道。

梁镇州节度使张筠闻其名,遂将之招至府中,养为私己。后来,赵岩在张筠府上聆听了王峻的一曲高歌,甚喜之,张筠遂将王峻送与赵岩。梁亡时,赵岩为温韬所杀,王峻投奔唐三司使张延朗,亦得宠信。唐亡,王峻随张延朗所有家财一起,归属于刘知远。

刘知远听歌之余,常与王峻交谈,见其聪明豁达,又会些武功,遂使其为军校。王峻才干过人,不几年就位居显耀。刘知远称帝后,王峻以内客省使而升任宣徽北院使。汉隐帝即位后,令其随郭威出镇邺都,为邺都监军使,成为郭威的亲信。

王殷生于魏州开元寺,幼时得开元寺僧人惠光禅师授以武功。及长投军,勇武过人。王殷性情谦谨好礼,事母以孝闻,每与人结交,过从皆先禀于母,母命不从,殷必不往,虽在军旅,交游不杂。及为刺史,政事小有不佳,母察之,立殷于庭,诘责而杖之。唐同光末,为华州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天成中,授灵武都指挥使。清泰中,随范延光征讨叛将邺都张令昭,冒矢石,首登城,功授祁州刺史,旋改原州刺史。晋天福年间,授宪州刺史,因母故,拒辞,晋高祖嘉勉有加。晋亡时,累迁奉国右厢都指挥使。

刘知远即位后,王殷从讨杜重威于邺都,与刘词两军相较,率先力战,箭伤面首而啖之,谈笑自若,被军中冠以“铁将”之称。汉隐帝时,为御契丹,屯兵澶州。

如今,当朝之上,文武不和,同为汉高祖托孤之顾命大臣的宰相苏逢吉与侍卫都指挥使史弘肇势同水火。汉隐帝听信太后弟李业之言,嫌杨邠专恣、史弘肇弄权、王章贪财、郭威功高,遂与之谋。因惧郭威武功盖世,神功无敌,遂将其外调邺都。

汉隐帝杀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位顾命大臣,五位顾命大臣已除其三,苏逢吉懦弱,遂向郭威开刀。李业诏命其弟镇宁节度使李弘义杀郭威亲信澶州步军都指挥使王殷,诏命邺都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和步军都指挥使曹威诛杀郭威和宣徽使王峻。诏书先至澶州,李弘义素与王殷交好,以诏示之。王殷大骇,快马加鞭赶至邺都报信,却是晚到一步。

枢密使院吏魏仁浦得知后,私语郭威:“如今主疑兵危,郭公奇险也!不如改诏书,谓帝欲诛杀诸将,激诸将先反,郭公可顺势起兵,以应天下。”果然,诏书一宣,诸军怒而拥郭威,起兵伐汴。李业闻兵变,诛杀郭威全族,郭威妻子柴氏、长子及次子均被杀。王峻的家属亦是一人未留。最后,株连到柴荣,柴荣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也无一幸免。郭威咬碎钢牙,勃然大怒。

郭威举兵南下,命外甥李重进、女婿张永德为左右军,王峻为前锋,留柴荣于邺都。汉隐帝率军抵御,将士多降于北军,汉隐帝亦为乱军所杀。郭威一举攻陷汴梁,苏逢吉不愿屈事郭威,自杀身亡。郭威假立先帝侄汉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忽闻镇州、邢州报,契丹兵陷内丘、饶阳。郭威遂出兵澶州,军变,黄袍加身,还京师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