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小白领 > 第二百零四节 太原家族(55)

第二百零四节 太原家族(55)(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首先,我大唐禁止土地兼并,可是禁止的了吗?第二,如果一个人连肚子吃都不饱的话,如何才能真的做出这样的事来,一般这样的事都是喜欢投机的人会这么做的,可是如果是普通的百姓,一家子的人的生活都落在了土地上,又怎么会这么做呢?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现在大家的心思都在土地上,可是,土地的产出又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干旱,洪水,虫灾等一旦出现,就会颗粒无收,而如果可以在种地的时候再有一点其他的营生的话,你觉得会如何,会不会让大家都觉得这件事不一样呢?多了一个营生的手段,就会多一份保存自己生命的本事,这样子的话,他们对于朝廷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肯定是愿意支持朝廷,站在朝廷这一边,自古,类似造反的事,原因很简单,都是因为吃不饱肚子,微臣在松洲的时候,曾经听过一句话,是叶檀说的,我认为很有道理。”

“不知道是什么话?”李承乾问道,这样的事,他听得不少,可是呢,人如果过的太好的话,总是会忘记一些事情。

“只要是百姓可以吃穿不愁,那么就不会有人造反,如果有人反抗,那不叫造反,而叫做叛乱,这个世上,有不能压住的造反,可是谁见过有不能平掉的叛乱呢?”

一句话,说的很多东西,而李世民也是觉得自己听到了不少的好东西,如果百姓真的可以吃饱肚子的话,当初隋朝倒霉的人家可能就是李家了,因为当时皇帝杨广做事的习惯就是如此的直接而且充满了特点,而这些特点就是让人觉得不一样的地方,当时差点将李家的人给饿死,而当时李渊可是太原留守啊,可以看出来,如果百姓的日子好过了,那么谁都没有办法撼动大唐李家的江山。

“那这件事如何处理?”李世民虽然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可是呢,自己权衡利弊的手段却是有很多,所以只能如此做了。

“是,陛下。”

杜如晦看了一眼李承乾,然后才说道,“大家似乎都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如果大家都去经商去了,谁去种地,表面看起来这句话真的是无懈可击,可是可笑的很。为什么会如此说呢,就像是我之前说的那样子,如果大家都去做官,所以就没人种地了一样可笑。因为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去做官,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去做工,就像是做学问的一样,是人就可以吗?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么大家会不会担心大家都去读书去了,那么谁来种地呢?可是多少年了,上千年的时间里,读书的人还是读书,种地的人减少了吗?为何没有减少?那是因为很多人只是适合种地,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就像是当官吧,有的人种地是一把好手,可是当官就是好的吗?不见得吧,而且来到我们这里的人,我们朝廷都会筛选,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而做学问也是如此,很多人可能很多年都没有任何的进步,最后只能选择离开,回家务农或者做其他的,这个也是一种选择,而经商也是如此,任何人如果都可以做的事的话,只有一个,那就是种地,先不管这个东西是不是非常的好,可是呢,这个的确就是最容易的事,不管如何都是,虽然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土地。而想要经商的话,也不是任何都可以的,有些人需要一些所谓的能力,可是这些能力是一般人可以有的吗?不见得吧?”

一席话,不多不少,却可以让人觉得有力量,这样的事就是如此,你一旦思考开了,就会有不一样的地方,而且非常的不一样。

不管是做官还是做学问,甚至于做工,都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有的时候需要的不只是能力,还有体力,很多百姓的体力其实都不怎么好,这样子的话,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能老老实实地干活,这样的事,很尴尬,可是却非常的现实,有的时候,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长孙无忌被他的这段话弄的不知道说什么,而李世民也是眼睛里都是亮光,果然是如此,只是呢,那些读书的人都会说士农工商,这句话也不知道是谁弄出来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早就没了消息,可是读书的人却认为是真的,就连当初的孔子都干过辛苦的事情,可是他可能就没有想过有这么厉害的人啊。

“陛下,很简单,生意上的事,让他们按着生意上的去做,官场的事按着官场上的去做,如果有人来告状,先让对方将家产献上来,否则他们将朝廷当成了爹妈了,我们有那么多的百姓需要照顾,没有那个空隙去管他们的闲事。”

一句话,说的李世民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杜大人,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呢,做生意是需要本钱的,如果他们为了赚钱而将土地卖了如何?”

就在大家都在沉思的时候,李承乾忽然来了这么一句,李世民一愣,而长孙无忌忍不住高兴起来,果然是自己的外甥啊,这个事情做的不错。

“殿下说的不错,可是臣想要问一句。”

杜如晦的话似乎就是如此,可是呢,却让大家都吃惊不已,这样的话,是否还有其他的呢?

“杜大人请说。”李承乾却是很认真地问道,这样的事如果没有人愿意帮忙的话,的确是没有办法进行下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