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地府手记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仅是自己的看法,周围的人都这么看,连父亲也认为颉不虞和他那套说辞不太靠谱,所以基本没有太认可和重用他。但启在某年的机缘巧合之下,见到了一些神通。

夏朝开朝带着原罪。

启利用父亲是首领的关系,破坏了禅让的传统。

战国竹简注:遹聞禹受帝地命,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乃降之民,建夏邦。啟隹后,帝地亦弗鞏啟之經悳,乎命咎下為之卿事,茲咸又神,能格于地,智以之畏,聞民之若否,隹帝地乃永保夏邑。

战国竹简深藏于古墓之中,已历经数千年,作者是谁不可考证,但既是东周七雄之一的魏襄王墓葬出土,真实性较之于普通传世的文献可信度自是高出许多。其中的“帝地”便是开篇讲到的传说中的地底文明,这段话的意思是,启在帝地的授意下,建立了夏王朝!

禹,经历了波澜壮阔的部落统治和征伐生涯,在生命烛火勉力燃烧的最后阶段,忆起当年传位于自己的大舜帝,那是多么有威严的一位首领啊,在他的治下,部落人丁兴旺,战力充沛,和四方边境蛮夷的战斗几未尝败迹,周边小部落纷纷倾心投靠。而自己,似乎得感谢那场大地震和那次大洪水,自那起历经十数载,终得合适的治水良策,让淮水密织的水网边和无数支流旁的部落族民们获得了安宁的生活,被禅让为大首领后,亦是励精图治,日理万机,到了晚年,麾下各部族皆五谷满溢,仓禀殷实,地盘较之尧舜更是扩大了数倍。

部落族民们都真心地拥护自己,哪怕自己的想法,暂时没经过大长老会的批准,大家也都是愿意信服而且愿意执行的。但人总有一死,即便是如自己般的强人,也到了油枯灯尽的时候了。他心里特别希望启能接他的班。启是他的一个儿子,最像他年轻时,身体健硕,有着使不完的精力;头脑聪明,经常能在大长老会上提出最有利于部族的建议;领导魅力四射,年轻时已在部落里拥有一大批拥趸。

但他知道不行,部落首领不是父子间的王座传递。上古至今,都是老首领在快去世前把权柄交到最优秀的异姓族人手中,如果他选择传给自己的儿子,会被认为是假公济私,他先前所有的好名声都便会在一夜间破碎,然后活生生地被部族族人的唾沫淹死。更何况,拥有最强军队的人不是启。

于是,禹选了伯益,指望他能带领族人继续部落的荣光。伯益不善言辞,但精于案牍之术。最重要的一点,他的父亲戎幾拥有最强的部落军队,他们家族是大长老会最有权势的家族,没有之一。一直以来在部落里,大禹拥有名望和矿产、伯益家族拥有军队和山田,俩边形成犄角之势,相互钳制。如今禹已老去,而伯益正当壮年,禹这边没有太多明牌在手,甚至制衡之势都极难维持,目前而言只能以首领之位换保子孙平安无虞罢了。禹想起来,如今的自己跟当年的舜帝一样。

启不愿意。尽管只有伯益的一半年岁,但心思极其成熟缜密,尤其是在知晓他父王的心思后,对不得不将首领之位拱手相让之举更是愤恨不已。强压下了心头怒火,启开始谋划起来。

父亲曾提到过的荆山颉不虞。这个人是个疯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