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魏春 > 第五八七章 造纸

第五八七章 造纸(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是一个亘古性的难题,不管再过多少年,无论奇才到何种程度,都绝对无法解决,李承志自然清楚,他也不会例外。

他能做的,只能缓解,调和,尽量制定及留下完善的制度,以遏止及避免更大的矛盾产生。

而今日之行,便是为此而来……

出衙也就两刻,一行便到了合黎山北的弱水西岸。李承志到河西后,令李松召集民夫,在此开凿了一条支渠,又造了一座纸场。

李松也罢,李始良也罢,包括随行而来的那些士子,大都不理解一座纸厂与李承志口中所说的阶级矛盾有何干系。而偏偏李承志又不好解释。

入夜,淋淋漓漓的下起了雨,虽不大,却整整下了一夜。而天还未亮却又放晴。

天空湛蓝如镜,空气分外清新,四野焕然一新。

百余甲骑护着李承志,信马由缰般的往东行进,李承志坐在马上,只穿着一件贯衫,甚是清凉、

李松还在回味着昨日的立学大典,他总觉李承志有些虎头蛇尾。

谋划那般久,更是不惜让任氏暴露与众目睽睽之下,郎君最后却没杀一个人?

但毕竟之后才发生的事情,并无典故借鉴,更无旧例可依。就如他清除门阀,抑黜世族,哪怕将道理说出花来,也无人能懂。

那就索性不解释,只需要执行就好……

门阀之所以成为门阀,世家之所以能成为世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掌握着知识,且视如性命,敝帚自珍,除本家子弟外,绝不轻授与人。

这与后世那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是同样的道理。

而统治阶级也并非不知道门阀世家的害处,远的不论,只说南朝萧洐与北朝元恪这一对同时期的皇帝,为限制门阀做了无数努力,但为何收效甚微?

便是杀欢送儆猴,也该砍几颗脑袋才对……

李承志耐心解释道:“不要只知道打打杀杀,强权固然可震慑人心,但只是一时,而非长久之计……”

自商周起,到清为止,这二十四朝为遏止朋党,削弱强权阶级,不知掉不多少脑袋,流了多少血,但又能怎样?

不敢说每一朝都因此灭国,但至少有七成以上,都亡于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

借用后世极为经典的一句话:只有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阶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