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我比崇祯大一岁 > 第十三章:不能饿肚子

第十三章:不能饿肚子(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时代不一样,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跟消灭了奴才的新中国不一样,忠于主人的奴仆不知凡几。

张氏母子确实命大,居然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存活了,黄毅需要人手,需要很多很多,他决定就从张氏母子开始,收人收心。

这母子俩目前不需要解决人权问题,而是要解决肚子问题,以后不能再让她俩再饿肚子。

赫丹巴特尔的部落比较穷,超过一半人面黄肌瘦,由此可见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这句话在这儿算说对了。

张氏已经把她知道的情况说了,还把黄毅目前的家底交代了。

张氏一直说他们娘儿俩命大,因为不知道往哪儿逃所以发现部落被攻击也不逃,随便找个地方躲着,反而活了下来。

抢到马逃命的往往没有好命,绝大多数被杀了。

黄毅谈不上熟知历史,但是明末惨烈成什么样子那是相当熟悉。

因为他喜欢看杀鞑子、建奴的小说,刻意去读了明史,那本《万历十五年》他读过。

也看过《明亡清兴六十年》、《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怎么说呢,只能说一句,给建奴洗地的汉奸真的可恶,被打死都不为过。

赫丹巴特尔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不仅仅让出了一个原本属于他的蒙古包和一部分生活必需品。

还给了两头牛和几十只羊,还让他的女人拿来了一袋子杂粮面、三匹粗布、一个茶砖、一些盐巴等等。

大草原上盛产牛羊,几乎不出产稻麦,米面这种粮食弥足珍贵。

再加上大明处处闹饥荒、兵灾,建奴在辽东、大草原甚至于大明关内打劫、杀人放火,这袋粗面该有多么难得可想而知。

此时的蒙古部落没有奢侈到可以一日三餐,都是吃两顿。

其实此时的大明朝也仅仅是南直隶一部分地方可以一天三餐,绝大多数地方仅仅是凑合两顿。

造反的那些地方就是因为连一顿稀的都吃不到肚子。

汉人最是好管理,只要一天能够吃一顿,哪怕是稀的做得到饿不死,也不可能造反。

唉!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接下来这个世道要死掉百分之七八十的汉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