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我比崇祯大一岁 > 新三百三十六章:忍气吞声

新三百三十六章:忍气吞声(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坐看看别人发大财,任谁也不会好受,这些将领都心有不甘,但是都选择了忍气吞声。

兴和军的兵不是想当就能当上,要一步步来。

没有一技之长的必须从没有军饷只能吃饱饭的劳役做起。

擅长射箭,擅长装填打放鸟铳的,力大无穷的,骑术过得去的等等,经过技能考核和政治审查可以成为有月饷可拿的辅兵。

现在还增加了一技之长优先选项,那就是懂得划船、掌舵、升帆、水性好。

成为辅兵立下功劳,或者通过半年一次的考核选拔,才能成为兴和军入门级兵士。

仗打完了不回家,还驻扎在冰天雪地里,就怨声载道了。

登州城是兴和军打下来的,自然是兴和军驻防,原兵营住不下还可以选择十几个深宅大院驻扎,住宿条件好多了。

杨御蕃、邓玘、陈洪范等等总兵官的兵马被黄毅拒绝入城,不走留着吹西北风啊?

开拔之时他们的兵马居然减少了七成。

这些将领们把为了冒充兵额而抓来的升斗小民、流民、乞丐全部抛弃了。

年轻的兴和军战士们言辞凿凿,成为劳役就不可能饿肚子,只要足够努力哪怕比较笨,最后肯定能够成为正兵。

其实有个不饿肚子的承诺就能够吸引绝大多数年轻人,其他营头抛弃的青壮年绝大多数成为了兴和军的劳役。

除了黄毅这个异类,其他武将在总督、巡抚、兵备道等等文官面前根本没有地位。

况且文官们还亲眼见识了这些将领的战斗力。

所以分润好处的时候,文官们吃肉,只给武将们喝了点汤。

这年头没饭吃快活不下去的人太多,有了钱粮在自己的地头扩军方便又踏实,干嘛带这些山东人回驻地?

虽然被各营头将领丢下的人数接近两万,但是并没有哗变或者惹出其他事端。

因为这些人都羡慕兴和军,希望加入兴和军,在这之前甚至于都想着逃离原伍投奔黄毅。

所以这几天登记接受难民的办事处人声鼎沸,一万多听得懂号鼔,有一些战斗技能的青壮年自愿从军。

文教员、镇抚官带领几百识文断字的青年战士进行宣传,广而告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