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超级科技强国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希特勒的诚意

第三百九十九章 希特勒的诚意(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既然信心十足,你们就好好和他们谈吧,整个远东的问题解决在即只少最后一战,半个苏联落入我们手中,除了东南亚的战事还在持续外,我们的力量也基本能够空出来了。”

张蜀生笑着指示道,算是为谈判定下了一个基调,看德国人出牌来谈,对方是来求人的,我们看着办。

与此同时,在德国人下榻的汉京大酒店,德国人也正在讨论眼前的这个新中国。

里宾特洛甫正在和谈判团副团,希特勒的高级顾问海森堡中将坐在小lu台上聊着此行的见闻。

“部长先生,坦白说中国之行给了我许多意外和震惊。除了他们的飞机和机场让人吃惊以外,整个汉京市的规模和现代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柏林。很多东西都体现着革新和超前,更是体现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海森堡中将是第一次来中国,遇到的吃惊的事情太多了,原本以为中国即便后来居上也不过是和柏林差不多,没想到反过来的差距这么大。别的不提,光是每条街道路口的交通红绿灯,德国柏林等城市也有,但却显得笨拙落后和不太实用,反观中国人的,全自动的交通红绿灯据说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每条重要街道,灵活,小巧,实用,最关键的是人们还能自觉遵守。

所以,张蜀生认为在自己能做主的前提下,一定要保持政策公平。当然,这些制度实行起来也有一些难处,比如早年一些特别偏远的地方,一些公平xing的政策推广就比较难,但后来随着偏贫远地区的纷纷移民和大规模外迁,这种情况得到最大的改善。

按照张蜀生的想法是,不错,你的祖辈可能世世代代都贫穷,他们甚至可能连县城都没出过,甚至可能没去过,他们甚至可能曾经在新政权以前五年也买不了一件衣服,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呢?是你投错了胎?不是!

政府可以让你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政府可以让你吃上饱饭穿上暖衣,政府可以让你不交学费安心学习,政府可以强制立法让你接受教育,政府还能给你一场最公平的高考,哪怕是你实在不行,你还能去读技校,去做特殊学校,或者去做工人,去为整个国家正如火如荼的建设添砖加瓦。

这些并不是特别难,官员少吃一顿,每个单位少买一辆车就能做到,制度难推广不是难在别的地方,而是难在一开始没这样做,国家也不够重视。

这也是为什么,共和国在教育和民生上投入如此巨大也不惜坚持下去得原因。

上帝知道,德国人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还在最后试验中,中国人都能大规模使用计算机了。

“我也非常吃惊,小处见大,我们德国因为战争变得萧条,因为轰炸出现了许多废墟,而中国人一边应付着多场战争,一边却能将国内发展的这么好。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并没有像我们那样全力参战,他们只是在打一场比较轻松的战争。”

里宾特洛甫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是啊,报纸上报道说中国人在战时依然坚持非常高规格的免费教育体系,他们的国民不论出生,都能接受到包括衣食住在内的国家教育援助。相比较,我们的只是半免费的教育。”德国人历来以重视教育著称,但在很多年前就被中国这种举国之力的大兴教育超过。西南时期算起,整整三十多年,中国几乎不对外扩张,发展经济的成果除了拿来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外,就是投入教育等民族战略领域。

话题回到汉京的发展上,确实不是财政倾斜,而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整个汉京完全成为了江浙沪地区的心脏,在承南启北的同时,辐射几乎三分之二的长江流域。

此次德国人访华,却是赶上了中国统一后发展最快的这几年时间。连里宾特洛甫都感到震惊,可想而知中国的发展有多么快速。

比如德国人看到的汉京,除了最优化的城市设计外,张蜀生还加入了自己那个时代所证明的较为便捷的一些市政设计,是领先这个时代的。

“德国人这次看起来信心十足啊,今天一大早里宾特洛甫就和我见面,这次会谈中虽然他没有透lu什么底牌,但却隐约暗示他们给出的底牌我们一定会答应。”

李宗仁感慨道,德国人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一向是比较大方的。虽然德国不能指望中国像美国哺育一样一样提供给德国援助,但在对等甚至是稍微弱势的情况下,德国人倒是向来舍得拿出好东西来结中国欢心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