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1625 > 第四十六章 铜船撞漕船案开堂公审

第四十六章 铜船撞漕船案开堂公审(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连官府也迫于压力,只好进行公审,让百姓们可以看个热闹,以示公堂清正廉明。

此时府衙门对面的酒楼上,郑晓路和漕帮的小头目刘柒正襟而坐,正等着开堂审案时传召他们上堂。

刘柒有些紧张地道:“王公子,你叫咱们漕帮的人制造舆论,把这件事弄得满城皆知,万一这个官司打输了,咱们漕帮的面子就全没了。”

“放心,输不了。”郑晓路笑嘻嘻地道:“我有了十足的把握,才敢叫你们大肆宣传的。咱们把这么多百姓引来观看公审,当官的就玩不了花样,只能公平断案了。”

刘柒还是很不放心地道:“但是……历年来铜船和漕船打官司,没有漕船赢过的例子。”

.第四十六章铜船撞漕船案开堂公审

镇江,扼南北要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代不乏才。

此地曾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的建立政权的都城。历代文人墨客纷来寻幽探胜,寄情抒怀,耕耘风雅,播种斯文。其中有李白、杜牧、范仲淹、王安石、苏轼、陆游、辛弃疾等才士名贤。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辛弃疾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等成为千古绝唱,流风遗韵,至今袅袅不绝。

然而今天的镇江府,又是另一种风味。街头巷尾,人头涌动,无数老幼一起向着镇江府衙行去,原来是云南铜船撞翻漕运粮船的大案子,今天要开堂公审,允许百姓在堂外观看。

这个案子非常有趣,以前镇江这里也发生过铜船撞沉漕船的事,但漕帮总是很低调地不敢声张,或私下赔钱了事,或低调开堂审判之后漕帮赔钱了事。总之一句话,一向都是漕帮赔钱了事。

“嘿嘿,那是”郑晓路笑道:“但是今天的结果肯定不一样,咱们也进知府大院里吧,一会儿传召好进去得快点。”

原因很简单,铜这玩意儿太重要了中国缺铜矿。由于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整个明朝的铜矿几乎全部来自云南滇东北地区的红铜矿,而铜这玩意儿是用来铸钱的,有铜就有钱,没铜就没钱。大明朝为了确保铜运,保证铸钱这个举国轻重的大事,给了运铜船和运铜官最大的便利。铜运若是出了什么问题,邻近州府县城,全民总动员地维护铜运的顺畅。

有一年因为铜运发生问题,当时的科举都停了下来,使得地方官们有更多的心思去处理铜运。

由此可见铜运的份量。

再加上铜船吃水深,船身重,运转不灵,但凡发生了铜船和漕船相撞的事故,官府都认为铜船是绝对没错的,责任一定在漕船,所以都是漕帮赔钱。在这种大前提下,漕帮每一次都低调从事,从来不敢声张。

没想到这一次漕帮一反常态,居然在开堂审案之前大肆宣传,弄得镇江府热闹欢腾,酒楼茶肆,人人都在谈论这次铜船撞沉漕船的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