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异乡之赞

第四百四十九章 异乡之赞(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须知我天朝最重节义,我辈读书人,得圣人教诲,凡事皆以义字当先,林氏满门忠良,岂有不知‘义’字者?这林逸青在日本之所作所为,全凭这个‘义’字,故而不但深得西乡隆盛赏识信重,其麾下一众猛将精兵。也皆敬服。是以林逸青身为客卿。却能膺参军之职,数万萨摩武士,如臂使指,横扫日本西南半壁,无人可挡。今日思之,当真是令人神往。”

听到此人言谈中对林逸青满是崇拜之情,岛津洋子感到自己的心跳也变得有些快了。

“兄台所言甚是,这林逸青的事迹。多见诸国内报端,我时常关注,一开始还想不明白,他为何要去日本相助叛党,现在听兄台一席话,这才茅塞顿开!这林逸青,当真可为我辈之楷模!”

“何处望瀛州?满眼风光扶桑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东海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西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贝刘。生子当如林瀚鹏!哈哈哈哈!”有人竟然借着这个题目,戏改起古词来。

“你这首诗改得虽是不太通顺,呵呵。不过意思倒是不错!只是这贝刘,指的又是何人?”

听到他们谈起了林逸青,岛津洋子心头微微一震,举到唇边的茶杯停了下来。

此刻的她,注意力已经全部转移到了那些人的谈话上。

“这林逸青离去故国,来到日本,加入西乡隆盛叛党作乱,可谓掀起滔天巨浪,若不是俄国人插手,日本政府很可能因此而倒台呢!”

“是啊!这西乡隆盛之乱之于日本,可比昔年我大乾长毛教匪之乱呢!”

“你这话说得不对,西乡隆盛手下才有几多兵马?起事至今,不过两年有余,哪比得洪杨发匪之乱,祸乱东南半壁,历时一十三年,朝廷耗费无数兵马钱粮,百姓死伤以亿万,方才平定,这西乡隆盛比起洪杨,当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贝。指的便是船政水师统领贝锦泉大人,这刘,乃是西征新疆的刘锦棠刘将军。他们二人一海一陆,战功赫赫,而林逸青在日本,麾下十万武士,纵横东瀛四岛,放眼我天朝,也只有他们二人,可为林逸青之敌手了!”

“兄台之言,思之令人神往,只是我辈虽读得圣贤书,却无林逸青那样的胆气和本领,否则,定也要去往日本走上一遭,扬名东海!”

听到这里,岛津洋子方才回过神来,不由得微微一笑,将杯中的茶抿了一口之后,继续听着他们的谈论。

“这林逸青的本事其实真是不小,听说其手下有美女为兵将,能征善战,平日不仅护卫其身,夜间还伴其枕席……”

听到这句属于“往下走”的花边新闻,岛津洋子一口茶险些喷了出来。

“话不能这么说,我大乾国土广大,洪杨作乱,胁从者极众,祸乱之地方也多,东南半壁几全陷落;日本国土狭小,西乡隆盛全占日本西南半壁,以军事论,与洪杨亦相差无几。洪杨曾军逼京师,西乡隆盛连克日本三都,进逼日京,其战绩同洪杨亦不远。”

“这些都非紧要处,西乡隆盛之于洪杨,其实不可一概而论,若非要相比,则西乡隆盛远非洪杨所能及也。”

“先生高见,还请详解。”

“须知洪杨是借洋教蛊惑人心,想要窥窃神器,妄自兴兵作乱,所幸我天朝能臣名将辈出,虽历时一十三年,终将其平定。西乡隆盛则不然,其并非要推翻日本国主而自立,乃是为向国主申诉士族之冤曲而不得,故而兴勤王之师,以清君侧,是以登高一呼,不仅日本士族举国响应,连我大乾之志士,亦激于义愤,前去投效,故能成其大功,而现下大业未成,非战之罪,乃未料俄人介入也。若非日本政府借兵俄罗斯,则其事早成矣。”

“原来如此,我说那林逸青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前去日本相助西乡隆盛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