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毕竟秦俊和秦理是自己辞相,并不是引咎辞职,这两位是国家功臣。
秦俊晋太傅,授开府仪同三司之阶,赐世封东胜都督府都督、东胜国王,加尊护国翼王。
赐实食邑万户。
秦俊致仕后仍领全份俸禄,并特别供给护国翼王每月两万贯加俸。
秦俊诸子,以其嫡长子秦孝杰为护国翼王世子,授阶金紫光禄大夫,以庶长子秦孝忠为武安郡王、世封东曹州都督,授阶银青光禄大夫。
以秦俊嫡次子秦孝康为魏国公,授阶正议大夫。
·······
枢密使秦理秦怀道请辞枢密使,朝廷同意其致仕,特赐晋封济南郡王爵。
特旨济南郡王秦理以从一品骠骑大将军阶致仕,加封太尉,赐世封乌孙州都督,致仕后领全俸,且每月加俸万贯。
其嫡长子为济南王世子,嫡次子授爵梁国公,庶长子为历城县公,皆授银青光禄大夫散阶。
乌孙州,取名自历史上曾与月氏一起从祁连山西迁的那支汉代时西域古游牧部族。
公元前二世纪初,乌孙人与月氏人都在河西一带游牧,北邻匈奴人。乌孙王难兜靡被月氏人攻杀,当时他的儿子猎骄靡刚出生,由匈奴冒顿单于收养成人。
后来冒顿单于进攻月氏,月氏战败西迁至伊丽河流域,后老上单于与乌孙昆莫猎骄靡全力进攻迁往伊丽河流域的月氏,月氏不敌,南迁大夏(吐火罗),只有小部份人留居当地。
在塞人与月氏大部南下以后,乌孙迁至伊丽河流域,与留下来的塞人、月氏人一起游牧,建立了乌孙国。
张骞出使西域,希望与乌孙建交和亲,甚至提议让乌孙迁回河西故地,可当时乌孙内讧,后来乌孙王派使者随张骞返回长安,见识到了大汉的日益强盛,于是同意和亲,大汉此后两位公主和亲乌孙,只是当时的乌孙国虽和亲大汉,却又与匈奴和亲,两边摇摆,终究未能与大汉一起夹击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