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迫击炮手榴弹到飞艇到装甲车,中国总是将自己最先进的武器出口。
对于朝廷的做法军队方面意见其实很大,在他们看来,这些武器是他们升官发财的保障。然而他们最多也只能抱怨一下,却改变不了什么。因为他们也知道,中国其实很穷。
虽然经过了十年的洋务运动,但因为官僚主义和贪腐的横行,中国的工业仅仅停留在起步的基础上。设备的老旧和交通的缓慢,依然制约着中国工业的发展。国库收入的匮乏,更让政府无力进行工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速度的缓慢制约了商品的流通,中国工业自然发展不起来。而向国外借款修路也只能一时,必竟洋人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而来。自从甲午战争从日本获得大量赔款后,朝廷终于有富裕的资金投入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商品的快速流通和大量的材料需求,也激活了沉淀在民间的财富向工业上的流入。税收的增加让朝廷也能更大规模的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这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只是中国无论领土还是人口都是一个大国,对于庞大的基数来说,这点资金其实并不多。那想要有效的利用资金只能集中精力办大事。长三角、珠三角、坏渤海湾为第一优先对像,沿岸沿江和各省会城市为次,然后自东向西发展。李明的这套根本就是学自邓总工师,然而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却不好。
甲午战败后的日本企图报复,俄国不甘心失败要远征中国,战争的阴云始终压在中国头上,为了确保经济安全又迫使中国向军事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重工业几乎全在海军舰炮的射程内。虽然朝廷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一时却无力将其搬迁至内地。又为了确保这些重工业的安全,除了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外,还要建立足够的外部屏障。琉球、吕宋与南洋诸岛就成了朝廷必需争夺的对像。而这一切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经济和军事是一个矛盾体,经济的发展会反馈给军事。军事的发展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二者也缺一不可。相对于庞大国家那可怜的税入,中国政府只能小心翼翼安排着每一两银子的投入,以求得最大的回报。然而武器的研发是极其消耗资金的,一艘白起号战列舰的建造成本高达一千三百万龙元,折合库平银三百多万两。这还只是军舰的建造费,不包括港口设施的投入和材料工厂的投入,还不算后续的保养和维护的费用。好在海军并不是一个单纯消耗的单位。征战日本、掠夺南洋多少能找补点回来。而且朝廷上下也认识到海防的不足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大的弊端,因此海军在短时间内得到壮大。可在有限的资金下,壮大了海军就只能委屈陆军。陆军除朝廷拨款外唯一的资金来源就是走私武器。这也是为什么对俄国宣战,中国能派出的主战兵力始终维持在三十万左右的根本原因,其它只能打着雇佣、帮助藩属国复国等等各种名义让藩属国出兵,用于维持地方、协防和运输补给等任务。
陆军装备比较简单,一艘白起号战列舰的花费也比一个装甲师都要多,但架不住陆军人多呀。从枪支到火炮,从汽车到装甲部队,每一样装备在前期研发投入也是很大的一笔资金。空军更是一个全新兵种。从装备到训练都需要用钱硬生生砸出来。可怜的国库无法应对经济和军事同时发展的需要,为了弥补资金的来源,只能以出口新式军火作为军事开支的重要补充。
同时。这也符合中国对外政治的需求。新式装备的出现,必然引得列强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可以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上获得一定的话语权,至少可以平等的和列强们讨论一些东南亚局部事务。正如当年德国刚统一时期,为了提升国际地位和市场份额,将最新式的武器出口一样。中国也正在走着德国曾经走过的路,唯一不同的是,欧洲列强已经形成了平衡,位于欧洲大陆中部的德国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世界上殖民地已被瓜分一空,德国空有雄心却用武之地。
亚洲距离欧洲遥远。遥远的距离让列强们无力直接控制。而中国这个东亚几千年来的老大帝国,在这个时期依然对周边国家还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而这个时期正好是德国争求阳光下位置、美国争取欧洲列强平等地位的时候。他们的出现让列强们,短暂的将注意力移回欧洲而忽略了太平洋地区,这就给了中国一个绝佳的机会。战败日本是重新确立中国在东亚的影响力,宣战西班牙与荷兰并最终获胜,其间还多次挑衅英法等国,而一向以仁义自居的中国让东南亚各国看到了摆脱洋人的希望。而这次对俄国的全面胜利则确立了中国对东南亚各国无可争辩的领导地位。新式武器的层出不穷,让中国在列强面前说话越来越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