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东吴国舅 > 三百六十六回 要开战

三百六十六回 要开战(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可是后两个选择根本就不可能实施,汉国在黄河之上压根就没有水军,如何强渡黄河,绕道草原更是无稽之谈。所以一旦吴国占领洛阳就相当于变向的堵了蜀汉东进之路,恐怕蜀汉当场就会撕破面皮,熟为不知!(未完待续。。)</dd>

而占据小城的黄乱与费栈交战数次,皆是大败。而后由于费栈当过山越贼帅,知道黄乱等人的心理,再加上陆凯在一旁建议攻心。于是乎,费栈在夜间只身入城,现身说法对着黄乱一阵好劝。再加上吴国对待越人的政策却是不错,久经考量的黄乱最终还是决定投降吴军,精简为两千余人被编入陆凯部。

建安之乱,不出两月便被平定。说起来这个发生在东吴腹地的叛乱,不过是一个三国争霸的小小插曲。然而,但贺齐在武夷山中发现了魏国授予潘临的会稽太守、折冲将军的印信后,这一切就变了性质。

但这两样东西摆在太初宫的御案之前时,孙绍是“勃然大怒”。连夜在武成阁台召开军事会议,当场拍桌子决定兴师北伐,比并且任命大司马、太傅、汉阳王仁为征魏大都督、总督中外军事,全权负责北伐事宜。

而乔仁在等到任命之后也不含糊,隔日便在武成阁下达了一系列的军令。征辟郁林太守陆绩为军议将军、侍中胡琮为左执法、尚书仆射蒋济为参军,任命督军大将军诸葛瑾为副都督,调遣中央四军中的上军、右军、后军为乔仁直属中军准备从建业出兵挥师北进去寿春。

同时乔仁任命戴纲为右路都督、孙韶为副,总督右路六万大军进攻青州、豫州;任命陆逊为左路都督、朱然为辅,总督左路七万大军攻打兖州。另外一方面,一艘快船从建业港口出发驶向了辰韩,船上携带着让甘宁率领九州土民和辰韩人组成的军队从海上袭击魏国的渤海郡。

当建业一道道军令发布之时,整个天下一片哗然。长安的徐庶、李严,邺城的曹睿都是惊出了一身冷汗。此役将东吴强悍的实力全部摆在了明面上,明面上的三路大军总共近十五万大军,这个总兵力几乎都快赶上当年曹丕南征时候的兵力了。

要知道就是蜀汉倾尽全国之力北伐也才调动了七八万大军,就算加上后面加进来的各族助战的部队也才就十二三万而已。吴国能够轻轻松松的调动十五万大军北伐,这对蜀汉君臣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不过双方到底分属同盟,即使暗暗心悸也不耽误蜀汉遣军在侧翼作为牵制。当初蜀汉出祁山攻伐关陇之时,吴军可没少出力。陆逊攻南阳拖住了司马懿的部队,又打下武关为汉军减轻负担。同时东面的大军也云集前线帮助蜀汉施加压力。此次吴国大军北伐,蜀汉象征意义的也遣了王平、姜维、张翼等小将率部在潼关驻扎以为响应。

虽然洛阳就摆在眼前但是樊城的陆逊并不打算去取,切先不论宛洛一带魏军是重兵防御,只说洛阳的地势就不适合吴国占领。除了蜀汉,无论是吴魏哪方占据了洛阳都是被两面夹击的处境。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雒阳、神都。[1]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之称。洛阳时三国交汇之处,同时也是蜀汉出关东的第一选择。若是吴国占了洛阳,蜀汉除了强渡黄河占领蒲津或是绕道草原出击并州之外别无选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