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的李世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金吾卫根本不理会辛忠述的喊冤抗议,直接将人提回了北衙逆鳞司。在那里,辛忠述终于见到了害自己身陷囹圄的药方单子。
老头儿手捧着药方,反反复复地看了三遍,忽然难以置信的喊道:“这……这不是老朽之前开得呀!虽然字迹确实是我的字迹,可,可这药方不对,老朽不可能这么写!”
然而,不论辛忠述怎么解释,药方、笺纸、字迹、太医馆登记的时间编号,全都核实无误,就是那天他给李炳问诊后之所留的诊治方案。
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辛忠述彻底迷茫了。面对北衙逆鳞司的咄咄逼问,他自己竟也不禁有些糊涂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我真的老糊涂了吗?
带着这个疑问,辛老太医被暂时收监关押,等待皇宫和朝廷进一步的盘问调查。
可是没想到,他入狱当晚,人就忽然死了。
尸体没有任何明显伤痕,同时也并无中毒迹象,几个仵作研究半天,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辛忠述上了年岁,得知自己险些害死帝君,又惊又怕,以至当场吓死了。
老太医的死讯,很快就传遍了朝堂。大臣们并不关心他究竟是怎么死的,而是纷纷猜测,那份夺命的药方,究竟是无意出错,还是有意为之。
若是有意,那背后的黑手又是何人?
「作者的话:能一直读到这里的各位英雄,肯定都是喜欢和支持镇疆军的书友,本人水平有限,全靠大家的鼓励,还请诸位不吝投票打赏,多多支持,拜谢!」
霍文口中所说的九锡之议,确实正在帝都朝野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李江遥为圣唐建立的赫赫功勋,对帝都的寻常官员和普通百姓来说,那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而支持赐予李江遥殊勋的声音,也都是由此产生的发乎真心的回响。
可正因为这样,才会令李炳更加感觉寝食难安。
所谓功高震主,古今皆然。
尽管常说君权神授。身为帝王,是代表上天统御万方,但实际的情况是,每一位只要脑子正常的君主都非常清楚,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而这个民心,就是指百姓、官员和将士们的拥戴之心。
当皇朝之中出现了一位民心所向的大功臣,那么对于帝君而言,他就必须要考虑考虑,如果发生意外局面的时候,决定胜负生死的民心,究竟会站在谁那边。
九锡本身并不重要,无非就是穿的衣服、坐的车子、配的护卫,相应等级高一些,甚至与帝君的标准看齐。
李炳相信,拥有万里西疆、掌握无数精锐的李江遥不至于如此肤浅,非要在这些小事上比个高低。他所忧虑的,是朝堂和民间对于赏赐九锡的反应。
如果大多数人不赞成给李江遥如此殊荣,那就说明人们的心中还有君臣界分,还知道一个臣子功劳再大,也不能轻易觊觎神圣皇权的各种尊荣。而李江遥收到了这样的信号,多多少少也会在很多问题上有所顾忌,不能也不敢贸然做什么出格的事来。
但如果情况相反,大多数的人都赞成重赏有功之臣,甚至把九锡拿出来做赏赐也认为非常合理,那就意味着民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这也会渐渐改变李江遥的心态,直至他做出不臣之举。
说白了,功高,并不是震主的根源,民心才是。
尽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修明和河间郡王李茂勋等人纷纷上疏帝君,明确反对给李江遥封赏九锡,但是他们的声音,远比不过程东暗中怂恿的那些文武百官,以及自发表示赞成的民间百姓。
杀人诛心之计,已然被皇后程雯布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