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样的战阵适用于努尔哈赤时代大多在山地林间进行混战的满洲兵,特别对同样组织程度较低的女真各部落以及起初酷爱野战的明军有效。但随着时间推移,女真各部逐渐统一,明军也渐渐学聪明开始避免野战并有意识地依托工事打阵地战,如此一成不变的混战阵型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
黄台吉时期,清军无论军制还是战术都有了质的飞跃,依靠勇气武力争胜的松散清军被慢慢改造成了军纪严明、行伍有序的正规军队,旧有的阵型战术大多被摒弃。尤其随着清军阵营火器的增多以及乌真超哈等专门操持火器编制的建立,清军在战场上的远程火力比明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再也没有避短的必要,像楯车这样的老古董因此基本都被淘汰了。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即便老古董终究有些遗存。
正黄旗自视八旗嫡系,自有一股心气,虽觉火炮厉害,但依然不甘放弃传统战技,谭泰便是因循守旧的代表人物。他在正黄旗中保留了一些旧式的武备及编制,为了就是证明满洲兵超勇绝伦的武力不在火器之下。入关以来,面对战意低迷的明军及顺军,他的这支混编先锋部队表现十分抢眼,摧城拔寨所向披靡,战果累累。这便更进一步助长了他的自信。眼看这些日子阴雨绵绵,不利于火器发挥,他遂有意让这支混编军队出出风头,涨涨八旗满洲子弟的士气,镇虏卫就是他眼中用来耀武扬威的新目标。
清军至二百步左右,城头劈劈啪啪鸟铳顿发,十余门一号红夷炮亦陆续试炮。清军楯车顶风猛进,大锤勇士借着掩护,奋力击砸沿途栅栏,弓弩手则时不时从巨大的车板后探身出来射冷箭,毫不退缩。
见此情形,韩衮在城上再放号炮,在城门前备战的张先壁与吴鸣凤、熊万剑两名哨官引无俦营千名步军呼喝着提前出战。清军这时又有数百骑迅速自后阵兜出,直扑明军步军,为前锋楯车开道。
“从此即可见鞑子非同小可。”韩衮面色重毅,喃喃说道。即使清军早有预备,但战场局势间不容发,能够这般迅速便作出反应,靠的必然是极强的纪律与组织能力。见微知著,单看这一点,清军的军事素质就超出韩衮此前交锋过的所有对手。
“也别小看了我赵营兵。”韩衮继而咬咬牙。清军虽强,在韩衮看来,或许强于普通明军,但并不在赵营兵之上。
城外,张先壁等人率领下的明军步军不疾不徐,已经开始应战。
明军捍御敌骑向有成制,其中用得最广、最为快捷、效果最好的莫过于令军中老弱之人负担能够阻碍马军冲锋的、由削尖的木棒制成的鹿角,并在发现敌情时迅速围绕全军将它们插在地上,就可转睫成营。这样一来,营内的步军可以抓紧时间布置火器阻击敌方马军,己方马军亦可视情况冲出营外格斗,战术十分灵活。万历四十七年,以萨尔浒之战为标志的大明几路伐金战役中,明将刘綎率东南路军挺进距离当时后金国都赫图阿拉不远的清风山,因贪赶路程下令全军抛弃所有鹿角,以至于最后为赶来的后金主力军队围歼,难以防御而军溃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