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游侠儿 > 第400章 示警

第400章 示警(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唉,此事说来话长。”提起史笸箩,姜简就忍不住叹气,“不瞒陛下,末将跟阿史那史笸箩,也算同生共死过。他一直跟末将说他是阿史那家族的嫡支,末将还以为他胡吹大气。而末将,也一直跟他说要去漠北找仇家讨还公道,却没告诉他仇家是哪个。结果我们阴差阳错就成了朋友。两个一起混在商队里出了塞,才离开受降城没几天,就被商队首领当做货物给绑了起来,准备卖去大食那边做奴隶!”

李治闻听,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勃然大怒,“该死,竟然敢绑我大唐百姓为奴?是哪家商队,朕明天就下旨,将其抓了,从上到下杀个干净!免得他们继续祸害朕的子民!”

“多谢陛下!”姜简笑着称谢,随即快速补充,“”是一家波斯人的商队,其首领名叫苏凉。不过,这支商队作恶太多,已经遭了报应。其首领苏凉,也早已被末将砍了脑袋。”

“真是太便宜了他。应该将其交给有司,严加审讯之后,按照谋逆罪论处!”李治听得不解恨,咬牙切齿地点评。

“末将逃离商队之时,一把火烧光了他们所携带的大半货物。随即,有一队打着马贼旗号的大食将士也赶了过来,把整个商队一口吞了。”姜简理解李治的怒气从何而来,冷笑着低声补充。“后来,末将跟着吴黑闼将军剿灭了那伙大食马贼,又在马贼老巢里遇到了商队首领苏凉。审讯过后,就给了他一个痛快。”

“今年尚未及冠?那你出塞之时,岂不是只有十七八岁?”虽然对姜简的事迹早就有所了解,李治仍旧因为他的年龄吃了一惊,感慨的话脱口而出,“果然有志不在年高,古人诚不我欺!”

“末将惶恐,不敢当陛下如此盛赞。”姜简笑了笑,轻轻拱手,“当时也是被逼无奈,才不得不铤而走险。有违大唐律法之处,还请陛下宽宥则个!”

当初他手上没有任何身份凭证,是混在商队里才得以通过了前往塞外的最后一道关卡。所以今日既然大唐皇帝亲自问起了他的过往,姜简干脆实话实说,以免日后又被某些人当做小辫子来揪。

李治毕竟是长孙无忌亲手带出来的“嫡传弟子”,年龄又比姜简大了三四岁,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后者藏在话语里的小心思?当即,也笑了笑,顺水推舟,“无妨,古人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若不是你当初蒙混过关,恐怕逆贼阿史那斛勃的真实面目,也不会那么快就被揭穿。这个罪,朕在做太子之时,就已经叮嘱任何人都不准再追究了。你尽管放心,今后如果有哪个不长眼的家伙再吹毛求疵,朕亲自去替你申辩!”

“多谢陛下!”姜简闻听,再度拱手行礼。内心深处,瞬间对李治的好感又多了三分。

今天上午在被崔敦礼“劝说”之时,他就惊诧地发现,大食兵卒冒充马贼与讲经人相互配合,在漠北挑起战乱的恶行,并没有引起各位辅政大臣的重视。或者,各位辅政大臣根本不相信大食人会如此疯狂,只管继续闭着眼睛以怀柔之策彻底安定草原的春秋大梦。

所以,既然李治今晚“闲逛”到了自己家,并且恰巧问到了当初自己出塞之后的旧事,姜简就干脆将大食人的所作所为,直接“上达天听”。哪怕皇帝陛下想法和跟崔敦礼等人差不多,至少听了自己的话之后,能对西域和漠北的形势看得更清楚一些,今后再做决策之时别总是一厢情愿。

果然,李治眉头,再度皱成了一团疙瘩。斟酌再三,才沉声追问,“你说大食马贼,都是大食国兵将冒充的?你可有确凿证据?据朕所知,那大食国,疆土非常广袤,已经差不多吞掉了整个波斯。如此庞大的国度,又兵强马壮,怎么做事情竟然如此上不得台面?”

“末将逃出苏凉的商队之后,很快就被大食马贼追上了。侥幸就近寻了一处险要所在,带着一道逃出来的其他被绑票的草原各部男女,与他们周旋了数个时辰。从他们手中缴获的铠甲,不比我大唐将士身上穿的铠甲更差。从他们手里缴获的兵器,锋利和坚实程度,也丝毫不亚于我大唐横刀。”姜简叹了口气,将当日的情况和盘托出,“而那马贼的头目哈桑,以前还是大食的将领。他在大食那边的官职为谢赫,指挥马贼们作战之时,会结成严格的军阵,且进退有序。他身边带着一个名叫阿里的讲经人,此贼与阿史那斛勃身边的大食讲经人,始终有书信往来。相关书信,末将已经通过吴黑闼将军,上交给了兵部。长安城内,有很多通晓大食文的人。陛下找画师将书信多临摹几份,然后分头找不同的人翻译,彼此对照,自然能验证末将所言的真伪!”



不像个皇帝,倒是有些像自己读书时的同门师兄。架子的确有一些,骄傲也的确骄傲,却足够大气,不会揪着某些小事没完没了。

“不是什么大事儿!”李治伸出手搀了姜简一把,笑着吩咐,“姜都护不必如此拘礼,这里也不是朝堂。你当初混在商队之中离开受降城,是跟逆贼阿史那斛勃的小儿子沙钵罗一起么?后来怎么发现的他的真实身份?为何没直接把他扣下,还是没等发现,就被他给逃了?”

“末将惭愧,自始至终,都没发现他是逆贼之子。”姜简被问得脸色微红,苦笑着回应,“反倒差一点儿,就跟他义结金兰。”

“哦,竟然被他骗得这么惨!那厮想必比狐狸都狡猾!”两股若有若无的八卦之火,立刻在李治眼睛里燃烧了起来,一边继续跟着姜简往正堂方向走,他一边迫不及待地询问。

他手头,关于姜简的各种奏折和汇报加起来能装满一整筐。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为姜简请功的。也有一小部分,是弹劾姜简或者提醒他防备此人,切莫轻易委以重任的。然而,却没有人任何一份奏折或者密报,提起过姜简与车鼻可汗的小儿子差点儿拜了把子的事情,更没有提到过,刚刚离开长安时的姜简,竟然如此稚嫩,被仇家的儿子耍得团团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