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明朝廷已经到了十字路口,是存是亡,最多一年便见分晓。
朝廷大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认识到这点,焦点瞬间从交趾转至京师。他们知道,即便大明朝延续下去,也不是十余年以前的大明朝廷,执掌整个帝国的,恐怕不是几乎没怎么出过京师的皇上,而是远在荆州的林纯鸿。
杨嗣昌知道,林纯鸿的地方官制,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经过了至少十年的摸索,在多地进行试点后,方才最终形成方案。
方案虽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但事实证明,绝对是行之有效的,否则无法解释林纯鸿快速崛起的原因。
隐隐的,杨嗣昌还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以前,他还担心林纯鸿无法将官制固化,会落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窠臼。现在看来,林纯鸿设计的四套机构,无疑比大明的制度要完善和稳固得多。
更让杨嗣昌拍案叫绝的是光禄院的设置。光禄院表面上来看,就是一套顾问机构,但从光禄院的相关法律条文中,杨嗣昌一眼看出,光禄院实质还有监督、质询之权。
杨嗣昌觉得,光禄士的数量还是太少,若一县的光禄士能上百,任何试图收买光禄院的企图都将成为不可能。
而且,光禄院天然就充斥着不同的势力,士子、权贵、商贾都占三分之一的份额,天然就有斗争的属性。
杨嗣昌也看出,林纯鸿仅仅只提出了地方官制,而对中央官制无只言片语。这无疑给了朝廷一个缓冲期。
杨嗣昌估计,林纯鸿对中央权力的划分,早已经有了方案。杨嗣昌所能肯定的是,林纯鸿绝无争夺九五之尊的计划,甚至连当周文王的打算都没有。
林纯鸿想要的,恐怕是华夏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虚君制度,并且力图把这套制度固定下来。
既然如此,林纯鸿就必须完成两件事,一件就是朝廷如何改组,另一件就是通过律法,将皇帝的权力限制住,以为万世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