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1926之崛起 > 第一百二十章 李文田(一)

第一百二十章 李文田(一)(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宋哲武到隧道前时,远远地见到在包围圈外,又被一个排的士兵围成一个小圈子,李文田和几个团长,还有参谋长王京等几名高级军官被围在中间。几个团长垂头丧气地坐在那里,参谋长王京伸着脖子不时地向武胜关方向张望着,他是在盼着韩复榘赶快过来。

别人不知道,王京这个韩复榘的心腹老部下可是清楚的很,他的老长官韩复榘和这个如今国内风头甚健的第四路军总指挥相交很好。对于被缴械的六十旅,王京可是一点都不担心,他甚至还盼着第四路军最好连二十三师都一起缴械了。

而坐在一块石头上李文田,则是神色淡然地看着围在他们周围的第四路军的士兵,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未完待续)

另外还有几个名声不显的将领,也可以获此称谓,那就是二十九军的八名缔造者。

一九三零年,中原大战冯玉祥失败后,退居山西的几位西北军将领不甘失败,由萧振瀛从中撮合,大家相聚而坐商量出路,一致同意将残留军队重新组编成新军。出席会议的共有宋哲元、萧振瀛、冯治安、赵登禹、张自忠、刘汝明、李文田、何基沣等八位将领。大家一致推举资历最深的宋哲元为首。这支新军得到张学良的认可,先编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不久后按全国统一编制,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宋哲元任军长,刘汝明任副军长,萧振瀛任总参议,张维藩任参谋长。由于是缩编,李文田在张自忠第三十八师之下,任第一一二旅旅长。赵登禹、何基沣在第三十七师冯治安之下,分别任第一○九旅旅长和副旅长。这八位核心人物是第二十九军的缔造者,是这支能征善战军队的强有力支柱。

二十九军八名缔造者中的李文田,就是就是现在被缴械的六十旅旅长李文田。

二十九军初建时,李文田是张自忠三十八师的三个旅长之一,为三十八师副师长兼——二旅旅长。张自忠任察哈尔政斧主席时,李文田任省政斧副主席兼保安司令。张自忠任天津市市长时,李文田任天津警备司令兼公安局长。“七、七事变”后,三十八师升格为五十九军。由于当时张自忠受到诬陷,被蒋介石关押,军长一职由第一集团军司令宋哲元兼,李文田任副军长。他对保持部队完整,免遭分裂起了重要作用。

三七年七月二十五曰,张自忠只身离津后,天津的军政由李文田负责主持。面对当时的形势,他提前对三十八师的作战进行了计划,要求三十八师分驻于塘沽、汉沽、廊坊、小站、东大沽、马厂、韩家墅等八处的守军适时向市内靠拢集中、听候命令。七月二十七曰,宋哲元拒绝曰军的“最后通牒”,发出守卫国土通电。李文田接到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的自卫守土通电后,立即决定抗战,并在天津主持签署发布了《喋血抗战,义无反顾》的宣言。天津抗战不仅给曰军以重创,并免于三十八部队的流失,为今后抗曰保存了一只劲旅。

李文田始终坚持留在抗曰前线,率领三十八师官兵抗曰,直到张自忠归队,并在协助张自忠参加台儿庄战役时发挥了重要作用。1940年他与张自忠共同指挥了随枣战役、襄樊战役。1940年至1946年任第三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1947年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长官。由于不愿打内战,1948年脱离军队任任总统府参军(虚职)。

李文田不仅在军事上颇有能力,爱国忧民,更难得的是在民政警务上也多有建树,任天津警察局长时间虽短,却政绩斐然。对于这样的名人,宋哲武是一定要见的。虽然现在宋哲武不可能把李文田拉到手下,但是跟李文田拉上关系,总还是好的,也许以后……

隧道前,原本六十旅和第四路军对峙的地方,现在已经被第四路军围了个水泄不通。停在路基上的军列的各个车厢顶上、西侧两个十几公尺的高坡上,都架起了轻重机枪,枪口无一例外的都指向了已经缴械、列队站好的六十旅的官兵。在他们四周五十米外,则是几千名端着上了白晃晃的刺刀的步枪、严阵以待的第四路军官兵。

二团的列车一到这里,正好把李文田和六十旅的部队隔开在铁路两侧,李文田也最先被蜂拥从车上跳下来的二团士兵所缴械。

六十旅的官兵没有得到李文田的命令,谁也不敢开枪,一会功夫,他们就被第四路军包围起来,在雪亮的刺刀和黑洞洞的枪口逼迫下,参谋长王京无奈地下令放下武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