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1926之崛起 >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原大战 千年难出的人才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原大战 千年难出的人才(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你是怎么回答的?”

“我告诉他们,我们的面粉和色布、花布因为质量好,订单都排到年底了,而且多数都是预付款,我们的资金很充裕,而且也不愁销售,只是新机器投产后,恐怕外销就不够了,会在本省销售一些。对于他们入股的事,我要请示总经理和董事长。”

孙佳惠的回答宋哲武很满意,徐一清和贾继英既然害怕和他们兴华竞争,那就对不起了,需要压压价。

“对于他们要入股的事,你是怎么看的?”虽然宋哲武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可在商业经营上,他还是要听听孙佳惠的意见。

“虽然我们并不怕他们找麻烦,可是这两个人不仅在山西身居高位,而且他们在工商界很有影响,有他们入股对我们兴华以后在山西大发展很有好处,我的意思是同意他们入股。我估算过,他们的这几个工厂折合股本大概有我们面粉厂、纺织厂、印染厂五分之一,考虑到他们会拉来晋绥军的大笔订单,可以再加百分之五的股份,这样就是百分之二十五。不过,他们的工厂入股后,产品质量一定会达到我们的标准,效益还会大幅提高,也就是说我们的股本对于他们的也要溢价,我计算过,这样一来他们的股本只能算百分之十,以他们的眼光自然也能算得出,我估计给他们百分之十他们就会同意。”

贾继英虽然一生理财,然而他不论何时何地都不忘父亲贾镛的告诫和晋商故有的“诚信”二字,所以他掌管钱财一世,经手亿兆之巨,但却自始至终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一生坚持以布衣粥食为荣。

晋商耄宿、省商会会长、省银行行长、祁县乔家大德恒票号总经理闫维藩曾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出,一千年也难得一个贾继英”。可见贾继英金融才干之强已无人可比。尤其是,出于一代金融奇才闫维藩之口,更加证明贾继英之才堪称绝世。

这样的人才宋哲武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的,正是他要招揽的目标。更何况宋哲武知道,贾继英虽然在金融方面精明无比,但姓格有些刚直,对阎锡山不断安插不懂金融的亲信到晋盛银行和山西省银行很有些不满,甚至还因此和阎锡山发生过争持。这两个人如果现在就能和他们有来往,几个月后要他们归心可就容易得多了。

见宋哲武脸色发红,两眼放光,孙佳惠有些不以为然地说:“董事长,徐一清和贾继英虽然身居高位,可有你和第四路军在,他们难道还敢难为我们兴华?”

宋哲武知道孙佳惠会错了意,收回思绪,强忍住有些激动的心情说:“我当然不怕他们捣乱,我只是奇怪他们来我们的兴华做什么?”

晋绥军很快就会大幅度缩小,甚至宋哲武还准备让它消失,晋绥军的生意半年后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晋绥军的订单预期也就不能折合成股份。不过,为了拉住这两个人,宋哲武还是决定要多给两人些好处。

“这样,你明天就去见徐一清和贾继英,告诉他我同意这件事,我们把面粉厂和挂面厂单独成立北方粮食加工公司,以棉纺厂、毛纺厂、印染厂三个厂子为基础成立北方染织公司,关于股本的事情就按你的意思办,不过,你要告诉他们,这百分之十的股份有他们两人和其他股东按出资比例分配后,再额外送给他们每人百分之二的股份。还有你转告贾继英,我想请他出任北方发展投资银行总经理。”

(未完待续)

孙佳惠叹息一声,很是敬佩地说:“我早就知道这两个人,在天津时还和时任陆军粮台总办的徐一清因为生意上的事打过交道,是个很精明的人。”

怕宋哲武不知道,孙佳惠又说:“还有这个贾继英,也很了得,曾经任过大清银行总经理,要是在英国,那就是国家央行行长。”

“这两个人说是久闻我们的面粉厂和染厂效益好,要参观一下。我就领着他们转了一圈,包括即将安装设备的新厂房。这两个人果然非同一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就发现了问题。回来喝茶的时候,徐一清好似不经意地提出,要把他和贾继英这两个大股东参股的徐氏面粉公司、榆次晋华纺织公司、太原晋生织染厂、祁县益晋织染公司等几家工厂和我们合股经营,就是他们以现有工厂作价入股我们兴华也可以。”

“你是怎么回答的?”宋哲武有些急不可耐地追问道。

孙佳惠笑着说:“我一到山西就开始了解山西和我们兴华产品有冲突的工厂,面粉厂、纺织、印染自然更是重点,他们这几个厂子规模都不大,本金都不超过100万,太原晋生织染厂的股本最小,只有30万,可是效益都很不错,特别是晋绥军的军粮和军装用布都优先在他们那里订货,效益很有保障。我猜他们两人是看出了我们兴华的潜力,甚至也想到等我们的新机器一旦投产,会把他们竞争下去,所以未雨绸缪,趁着现在他们效益还好,提早作价入股,能占些便宜。两人还有意无意地告诉我说,他们入股后,晋绥军的生意他们都会包揽过来,另外,山西省银行和晋盛银行都会在资金周转上给我们帮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