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开局生孩子!我穿成了汉武帝的妈 > 100. 矫诏放粮

100. 矫诏放粮(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到这一刻,朝中主张“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士大夫们,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与锐意改革的皇帝明里暗里对抗着。

洛阳处在“天下之中“,即山东、江南和关中,三大经济政治区域交界的中间地带,“四通五达之衢“,是全国水陆运输的中心枢纽。三大区域之间往来的主要交通干线——黄河、豫西走廊、晋南豫北通道——都要经过河洛地区。

“吾行天下久矣,唯见洛阳!”这是高祖刘邦发自内心的慨叹。

“都洛阳,继正统”的概念,让洛阳作为东周故都,又是当时最繁华富裕的城市,无论是情感还是现实,西汉定都于此都是顺理成章的。后因娄敬、张良劝说,出于对秦人收服和监控的需要,高祖最终定都长安。

定都长安的朝代,都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由于长安地理偏西,关中地狭,经济羸弱,交通不便,对全国掌控力稍弱,关中资源不足以支撑长安做全国性首都。

洛阳居于天下之中,河洛盆地虽然不如关中盆地大,但洛阳与华北平原一体,背靠广阔肥沃大平原,加上交通便利,有水、陆与各地联通,富裕繁荣程度、人口承载力都远超关中。所以定都长安的朝代,从西周起,就必须将首都的部分主要功能,分给洛阳承担。

“汲黯交宁廷尉收监;窦相将河南郡所有官员名册报来;郅御史速速赶赴河南郡,详查灾害始末!都去吧!”王娡疲惫地吩咐道。

“太后!陛下!要严惩首恶,严惩首恶啊!”汲黯哭泣着被架走。

王娡颓然地扶住案几,紧锁眉头。

“母后,为何不杀汲黯?如此胆大妄为,不杀不足威慑群臣!”刘小猪倔犟地看着母后,言语里几分不解,几分不满。

“彻儿,你相信耿介汲黯,会矫诏冒大不讳,来谎报灾情吗?”王娡说着,越发有种无力感。

是以汉朝初立,高祖就在洛阳一带,设置粮仓和武库,巨仓坚城,驻重兵,既能作为关中的有力屏障,阻挡东、南方向的来敌,又可及时出兵,镇压两地可能发生的叛乱,故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雁门关调回利彭祖,军队整装待发,攻略百越。而汲黯竟敢矫诏开仓放粮!

这不仅仅拖延了大汉帝国即将开始的征伐,也用另一种方式告诉汉帝国掌权者:NO、NO、 NO,臣不认可你的扩张战略,臣想回到从前~~

朝中很多老臣,主张承袭文、景二朝的修生养息国策,强调无为而治。而汲黯,就是这个群体的代表。

后世很多人以为,汉武大帝甫一登场,中华民族就一改颓废之貌,南讨北征,开动了扩张疆域的隆隆战车。

她垂帘听政,四位重臣辅佐,居然有人敢欺下瞒上,将如此重大灾情,瞒报新皇!

两年,两年啊!河南郡作为关东主要产粮地,水旱相接,饥民遍地,却赋税如常。她和儿子端坐高堂,被阻塞视听,竟不知百姓疾苦!

“可是母后,汲黯矫诏开洛阳敖仓!出兵百越,粮草不够怎么办?”刘小猪紧锁眉头,拳头重重砸在案上,“汲黯老贼,他从来都不愿朕发兵攻战!他这是处处掣肘、抱守无为而治,存心与朕作对!”

“他自认忠心耿耿,为民请命,代天子牧民,全皇帝声名……为忠臣之誉,坏我千秋大计!”王娡一字一顿说道。

洛阳敖仓,是西汉最重要的国家粮仓。河南地区从秦朝开始,就是整个中国的粮食集运中心。春秋战国时期,有称霸心之人,都对河南地区的敖仓虎视眈眈。“凭敖仓栗,可据险控山东六国”,这个言论不仅被秦灭六国验证,也在后来的楚汉争霸中得到了充分诠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