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血神州 > 第八十三章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第八十三章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说着,李星汉冲着赵启功继续道:“就按我之前交代的办,让将士们上前来吧。”

这二十名战兵连续射击了五轮,一共射出了整整一百发铅弹之后,这才停止了试射。

待校场上的硝烟散尽,赵启功也将射击的结果全部统计出来,跑步到李星汉面前立正,高声报告道:“报告大人,荡寇旗战兵二十人,用新式燧发枪击发五轮,击发整整一百发弹药。其中,有五发未能正常击发;正常击发的九十五发当中,有五十一发命中三十丈外人形靶;五十一发命中弹药中,又有二十二发命中胸腹头颅要害。报告完毕!”

一百发中,仅仅只有五发哑火,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同期的明军火绳枪,瞎火率至少在一成五以上!

而一百发铅弹命中五十一发,刚刚好过半,这更是了不得的事情。虽然打死靶与打移动中的活人是两回事,但这些战兵同样也是刚刚摸到这二十杆燧发新枪啊!

如果经过真枪实弹的训练之后,这些战兵的精准程度还能进一步提升,将来就算是打移动目标,恐怕也差不到哪里去。

不仅仅是赵启功麾下的这两个小旗如此,李星汉帐下的十八个小旗全部都是如此,全部都是拉出来就能战的强兵。

无论是装填弹药、迈步上前后退。还是瞄准射击,这“三段击”的队列整齐得宛如一人,反复连续射击了整整五轮,居然纹丝不乱!

而他们使用手中崭新燧发枪的动作要领,也同样有模有样、相当熟练。虽然之前他们接触真正火器的机会很少,但如今拿起燧发枪就能熟练使用,已经相当了不得。

这二十名战兵当中,就算最差之人,也能做到两分钟击发三次。而其中最优秀之人,如同陈耀祖等几人,一分钟两发也毫无问题。

但如同李星汉所说的,一个水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那根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在军营当中也同样如此,陈耀祖等最优秀之人就算动作再快再熟练,也必须和最慢的人看齐。一个小旗十人当中有快有慢,在必须整齐划一的情况下,两分钟三发已经是极限。

有人说,在大规模的战斗中,有了排枪齐射的威力,精准射击根本无用武之地。

李星汉完全不同意这种说法!面对鞑靼和后金军,特别是面对骑兵的时候,敌人基本不可能结成密集的冲锋阵型,面对火器齐射的威力,傻头巴脑的冲上来送死。在野战中的绝大多数时候,后金和鞑靼骑兵都是组成稀疏且异常宽大的正面散兵线,在用骑射削弱敌阵的同时,包抄对手两翼、甚至是直插后路。

无论是鞑靼还是后金军,都将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痛击对手最薄弱之处,极少组成大骑兵兵团直接冲击敌阵。当面对骑兵散兵线的时候,排枪的威力就会被极大削弱,如果战兵们没有精准射击的本领,如何面对敌人游骑战术的冲击?

不仅要精准,而且要精益求精!不仅是将士们的射术如此,打造出来的军械也同样如此,否则就是拿无数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听完赵启功的回禀,李星汉基本满意的点头:“不错!将士们这些日子的苦练,果然没有白费。燧发枪坊打造的燧发枪,也相当精良。不过我一个人说了不算,必须让亲手使用燧发枪的将士们自己表达意见。”

而且这还是李星汉采用了定装火.药、采用次口径简易加工铅弹的结果。当下时代的平均水平,普遍是在三分钟两发,一分钟一发已经算是了不得的高手。

而他们的精准度也同样高得吓人!第一使用手中的这支枪,没有经过校枪,除了第一轮试射之外,之后每一轮射击必定能够命中一半以上。要知道这可是三十丈之外的人形靶!

明军当下无论什么火器,能够命中二十丈之外的目标,已经算是撞大运。相比之下,李星汉手下这些战兵,犀利得简直令人咂舌。

究其原因,其一是新式燧发枪着实太犀利,配备了照门准信,精准射击不再只凭手感;改进后的枪管,无论是加工的精准度、耐久度还是标准化程度,都远远超过这个时代一大截;大幅改进后的枪机,将杠杆原理和弹簧蓄能结合在一起,精准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定装火.药和简易加工后的铅弹,更使精准度大幅提高。

其二也是战兵们这些时日的刻苦练习,李星汉将精准射击的诸般要领,毫无保留的教授给全营将士。包括呼吸方式,心跳节奏控制,瞄准训练,扣动扳机的方式,根据弹着点调整瞄准线等等。将后世训练狙击手的要领,全盘照办过来,操练了两个多月之后,如果连这种精确度都达不到,那才是怪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