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师 > 大明国师 第218节

大明国师 第218节(第5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无论谁当储君,另一个都要去膏腴之地封王,且对着祖宗宗庙歃血发誓,未来的大明皇帝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法加害。”

道衍点点头,这个办法,颇为公平。

事实上,正是因为眼下这个特殊的时代,特殊的人物,才会有储君之争,若是放到承平时节,立嫡立长根本没有任何争议。

只是眼下朱高煦得到了朱棣基本盘——靖难勋贵集团的鼎力支持,再加上朱高炽身体不好又跟文官集团走得近被朱棣所不喜,所以才有了储君之争这回事。

关于如何处理两个儿子争储的解决办法确定了下来后,朱棣的神情,也同样放松了不少。

便是这个道理,只要他不确定最后的结果,那么任何想要在考察规则上做文章的人,都得掂量掂量,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同时,姜星火这个变数也是一样的道理。

只要朱棣不说把拜为国师的姜星火放到哪一边,那么任何一方的谋划,也同样都会弄巧成拙。

朱棣亲手草诏完毕,把关于查询南京与北京的人口、赋税、物产、商贸、读书人的数量以及童生、秀才、举人等信息的任务,都交给了夏原吉,令其核定相关乘数。

朱棣把诏书递给了道衍,看向道衍说道。

两人相对而坐,算是结束了君臣奏对,切换到了朋友闲聊的模式。

“其实朕心里也清楚,之所以有今日争端,无非便是朕自己因为这种种牵扯,拿不定主意,定不下储君。”

“可是大师,你应该明白朕的苦衷.”

朱棣的神情,满是无奈。

“兹事体大,涉及到立储一事,除了夏尚书可以知晓,其他人不得知晓。”

朱棣相信,道衍跟随自己这么多年都没犯过什么错误,这点分寸还是有的,他也只是习惯性地随口嘱咐一句。

“当然。”

道衍古井无波的神情中,流露出了一丝莫名的意味。

“朕的考虑就不赘述了,大师想必清楚的紧,储君的定夺便是如大师所献之策,让老大和老二,分开到南京和北京去,为期可以设置固定年份,最后根据制定出的乘数规则,来考察他们各方面的成绩,最终确定储君的位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