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国师 > 大明国师 第284节

大明国师 第284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并且手工业从业者,开始转变为产业工人,譬如钳工、焊工、铆工、车工等等,这就要求有配套的职业技术标准,以及专门的学校。

而这一过程,也必然伴随着科学的兴起,和综合性大学的普及。

姜星火回过神来,开始给朱高煦解释。

“这一点,确实是我有些遗漏了,没有给你们讲清楚,所以才造成了你认为工业国时代,虽然可以理解,但也就‘不过如此’的错觉。”

“事实上,你要知道,工业,是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其中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大机器的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再配合上轮作套种,大明的农业粮食产量,就已经满足了文明积累到农业和手工业分离的那个临界点。

事实上,现实文明的升级,有的时候跟游戏里数据化的进度条,真的没什么本质区别。

粮食产量积累到一定地步,再加上一点点扶持,那么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简直就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

甚至都不需要郑和从南美洲,带回红薯、土豆、玉米三件套,完成这种文明升级就足够了。

而姜星火与朱高煦的信息差,就出现在了这里。

“什么是大机器?大机器绝非伱印象里的巨大纺纱机,之前我跟你说过,吃煤的【铁马】,就是大机器的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

见朱高煦还是有些懵懵懂懂的样子,姜星火在心里叹了口气。

想要给农业国时代的人们,描绘工业国时代的场景。

这跟让原始人理解封建时代场景的难度是类似的。

简单地说,那就是人想象不出来,超越了自己想象边界,且不可见的事物。

朱高煦知道手工工场是什么样子,但是完全无法想象,未来会出现的,满是机器轰鸣声的“工厂”是什么样子。

姜星火知道大机器制造时代的“工厂”是什么样子,却没有给朱高煦描述。

事实上,正是大规模的大机器制造,意味着在工业国时代,可以让工业国完全碾压农业国,全方位的那种。

而且大机器制造,不仅仅是代替传统的手工业。

更重要的是,由于大机器制造的出现,所需求的原料供给、产品销售方式发生极大变化,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工,配套的服务业开始出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