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出书版) 第5节 (第5/5页)
吴松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不具备山环水绕的地理形胜,便只好在都城周围屯驻重兵,借助于血肉长城,由此就要大大加重都城对外地粮食和物资的需求程度。北宋初太祖之所以打算迁都洛阳或长安,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东周)、汉(西汉和东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他担心定都开封,屯驻重兵,必然要大大加重人民运输漕粮的负担,“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dan单〕(意思是用尽)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这种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
第五,所在区域经济要发达。都城既然是全国人口最多的都市,消耗巨量的粮食和生活用品,而古代长途运输又是如此不便,如果都城所在地区经济发达,就可以减少对外地的依赖程度。因此,古代都城的所在地往往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上节已经指出,唐中叶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所以统一王朝的都城设在长安和洛阳,以后经济重心南移,迫使都城向东向南移,先是迁到靠近江淮的开封,然后干脆迁到位于江南的南京。就全国总的经济格局而言,都城需要位于或靠近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就次一级的区域来说,都城所在地也应该是区域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战国时,秦国把都城从栎阳迁到咸阳,主要因为栎阳所在区域多盐碱泽卤地,没有经过长期的开发改造,经济落后,而咸阳一带人口稠密,开发早,终南山物产丰富,取之不尽。元明清的都城北京虽然已不是经济重心地区,但所在地也是北方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
第六,山川要秀丽,景色宜人。古代帝王在志得意满,饮甘餍饫[yanyu厌玉]之余,还要纵情于声色犬马,田猎游乐。他们不仅在城内修建了大量的宫殿楼阁、沟渠池塘,还在城外大造离宫别馆、禁园御苑。古今闻名的游览胜地西安骊山脚下的华清池和杭州的西湖、北京的西郊,当年都是帝王纵情游乐的地方。由于这一原因,历代统治者在选择都城地址时,往往也要求都城及其附近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明朝人谢肇淛在《五杂俎[zu祖]》一书中分析南宋高宗定都杭州的原因,甚至说:“高宗之都临安,不过贪西湖之繁华耳。”即西湖周围的秀山丽水是促使高宗定都杭州的主要原因。
都城选址时,除了要考虑上述自然条件,往往还要取决于占卜的结果。古人认为在宇宙间存在着无所不能的主宰力量,选择都城这种重大事情,必须征询上天的意见。西周修建洛邑之前,首先进行“卜宅”,即通过占卜确定在此建都是否吉利,占卜大吉,才能确定城址并正式动工。隋代在龙首原建都城,事先也经过占卜。新都开工前,隋文帝发布诏令说:“现在居住在此,只是权宜之计,既没用筮〔shi适〕草或龟甲占过卦,也没对过天象,因此不能建为首都。而龙首原山川秀丽,万物生长茂盛,经过占卜,适宜建都。”(《隋书·高祖上》)
就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样,要选择各方面都十分理想的都城同样也是不可能的。不仅统一王朝的五大都城如此,杭州、安阳、成都等区域性政权的都城也同样如此。因此,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和迫切需要确定都城地址。此外,都城的选址往往还要受历史继承性影响。
长期生活在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的人,一般是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的,因为举家搬迁不是一件轻易的事。一个王朝,要在一个新的地方建都,或将都城迁到另外一个地方更非易事。这不仅是因为不容易选择到各方面较旧都城更适宜建都的城址,主要也因为建设一个新都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一个尚未巩固的新政权来说,这是一件影响民心向背的大事,不得不认真考虑。况且,旧都城经营多年,一般都建有华丽的宫殿和完善的生活设施以及发达的交通系统,可以现成利用。正由于这个原因,我国不少的古都长期延续,往往具有几百年的历史。
第八章 京华一瞥:都城的布局
选择好城址,下一步就是按照一定的布局建设都城了。古代都城的布局,除了要遵循一般城市布局的规律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古代都城首先是政治中心,是帝王发布政令的地方,因此都城布局的核心思想,是要体现帝王的而权力和威严,确保帝王的安全,满足帝王奢华生活的需要。为此,历代都城的布局都破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