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贞观大名人 >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望清弊端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望清弊端(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陈飞非常清楚,历史上大唐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唐初的时候,政权还不稳定,且大唐边境有许多强大的国家对他们虎视眈眈。因此边境的一些军事要地活着重镇往往驻守许多士兵。为了方便管理这些士兵,唐朝向前朝学习,设立都督这一官职。

其权力大致相当于后世一个省的省高官兼任军区总司令。在唐朝后期演变为“节度使”。而唐朝的灭亡,和这些“节度使”脱离不了干系。

毫无疑问,都督的设立在唐初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政策,有助于划分行政区域,便于当地军事和政务的管理。不需要事事都向长安禀报,以免延误了军情。

但是到了唐朝的中后期,就形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人的权利太大了!他们手中的兵权成了皇室的重要威胁。可悲的是,当时的皇帝光顾着沉迷美色,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同年秋天,安西都护府与阿拉伯帝国再次爆发战争。战争规模不算有多么大,双方共投入兵力约三万人。但是战况十分的惨烈。

原本只是阿拉伯人缺乏过冬的粮食,棉服,所以来大唐边境抢掠,出动的兵马不多,只有千余人。可惜这货盗匪刚好撞在了枪口上,唐军一支巡逻队伍发现了入侵者,点起狼烟,很快就集结了上万的部队来此围剿入侵者。

毫无疑问,这一千阿拉伯人绝对不会是唐军的对手。他们被杀的溃不成军,只有极少部分人逃了出去。

事情当然不会就这么简单的完结。同胞在大唐领地上的遭遇,使得阿拉伯人极度不满,不过他们不敢正面和唐军交战,因此联合了西突厥人,夜袭唐营。

唐军发现了敌人的夜袭,不过为时已晚,等到警报发出的时候,敌人已经冲破了大营外围。唐军从睡梦中冲忙起来迎敌,双方在夜色的遮掩下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战斗。

安史之乱爆发,彻底为动荡揭开了帷幕。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失去控制,成了灭亡唐朝的主要原因。此后,中华民族逐渐跌落神坛。虽然出现过几个辉煌的朝代,但是再也无法和汉唐相比。

因此陈飞非常担心唐朝会重蹈覆辙,最终灭亡在这些都督(节度使)手里。

他想要改变以后的轨迹,让唐朝盛世能够长久的站立在世界巅峰。哪怕多站立十年二十年也好。

正好,安西都护府发生的事情给了他发挥的机会。只不过……要是他本人站出来在朝堂上议论此事,必定会触及到许多人的利益,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他要寻找一个替罪羊。

最后的结局是遭遇偷袭的唐军败了,丢下数千具尸体,一路往后撤退了三十里地才停下。

同样的,阿拉伯人如此嚣张的行事也激怒了安西都护府的都督。未经过朝廷允许,他调用了五万兵马围剿侵入大唐境内的阿拉伯军队。

虽然围剿的效果非常好,斩杀敌人五千余人,俘获四千余敌人。不过唐军也损失了两千余人。

算是一个小胜利,但是代价有点高昂。

安西都护府的军事行动被送到了长安,绝大多数大臣们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有一个人除外,他对此持一个完全相反的意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