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 第一百二十章 全民皆兵

第一百二十章 全民皆兵(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车队行至城中僻静处,只见大街小巷皆奔出各族青壮足有千余人,每人都背了成袋的粮米,到了车队前也不必招呼,争相解了车上绳索。待将外层的麻包掀开,只见车上装的皆是兵器。刀枪猎叉样式极多,各族青壮人手一把,然后将背来的粮米装到了车上。

车队再次行进,各族青壮转瞬间藏身于街头巷尾,再无动静。

黔灵山下,三百多座新坟前,大奎凝神而立。身后战旗招展,两万各族寨兵列阵等候。

“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大奎颤声吟了这一句话,却已是热泪盈眶再难一言。多少日夜患难与共,时至今日生死两隔。

盘步端了一坛酒来,走到大奎身边轻声道:“义父节哀。”

春秋时期,今顺元城属‘柯国’辖地。战国时属‘夜郎国’范围,两汉时期隶属柯郡。唐宋两朝,今顺元定名为矩州后改为贵州。公元1279年,元庭攻占贵州全境,置顺元路宣抚司,翌年改为宣慰司。公元1283年,元庭置贵州等处长官司,为顺元路。也就是今日的顺元城了。

顺元城本为各族杂居自治之地,然大夏国与云南梁王几经争夺,一时间顺元城战火焚燃。大明佞臣王福勾结元庭梁王,奏本称贵州民众愿降大明,其间自然把自己的功劳极尽夸大。太祖欣然派兵驻扎顺元城,府尹仍为彝族一脉,以示恩宠。

如此一来,王福备受太祖皇帝信任,总揽湖广贵州两行省大小事务。如此才让王福有了贪赃敛财的机会,遂将各州府皆安置亲信铲除异己,风光一时无两。王福贪赃一事败露,太祖皇帝欲将之绳之以法,王福见机不妙便以金蝉脱壳之计私逃,投奔了云南梁王。

既然已经撕破脸,梁王自然不会让明军继续驻守顺元,顺元城一时间十万元兵压境,战火一触即燃。顺元城中的明军不过三万,无奈之下将领窦衔唯有带兵撤离顺元城,顺元城复归云南梁王所有。

顺元城乃是云贵川三省的中心命脉,梁王为确保东境安危,在顺元城屯兵五万。由此可见顺元城的重要地位。大夏国如今偃旗息鼓,大明太祖皇帝一心北伐。云南梁王自觉高枕无忧矣,这便给了大奎以可乘之机。

大奎没说话,接过酒坛默默开了封,将这坛酒缓缓泼洒在坟前。看着面前的三百六十三座新坟,大奎缓缓道:“列位在天有灵,张大奎在众位坟前起誓,誓将夺取顺元城,以告慰列位在天之灵。”没有更多的话,也没有烧纸钱,连招魂幡也没有。大奎回身便走,来到各族寨兵阵前。

大奎扬声道:“今日顺元一战,关乎各族福祉。大道理我不会说,但不论那一寨率先攻入城守府,张大奎即以白银十万两奉送。”此言一出,两万儿郎不禁相顾失色。

秋风习习,金秋送爽。眼看要到中秋节了,顺元城也变得热闹了起来。但数日前在城外有数千乱民突袭元兵之事,让新任的城主大人阿拉坦仓不得不小心。想当然,他这个城主是自己封的,正式的任命文书还没有拿到手中。

节庆虽然热闹,但凡有进城的生人,不管男女却一律要搜身。尤其是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当然这是城兵自定的规矩。城门处来来往往人流不息,四门处各有近百名城兵忙得不可开交。不过还好,进城的人多是带着粮米或是山货,倒是不曾有人携带违禁物品。

让城兵很失望的是,进城的虽多但都是青壮男人,却连个女人毛都没见。

时至午后,西城外行来一支车队,放眼望去队伍浩浩荡荡足有数十辆马车。车队行至城门前元兵才看到,来的都是彝族人。为首的上前说话,声称是给军营送粮的。

原来元兵占据顺元城后,军粮一半是自供,一半是由当地的各寨行月纳。这已经是惯例,况且这送粮的彝族人城兵也认识,自不见疑。车队顺利进城,城兵并未搜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