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甲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实验者布置给被试的任务来看,被试需要正确考虑两个因素才能够准确的回答主试的问题。因素之一是实验者加在两端力臂上圆盘的个数,即两端圆盘的重量。因素之二是力臂上圆盘到支点的距离。

西格勒提出了实验假设,儿童将会以下列四种规则中的一种进行问题解决。

规则一:只考虑支点两侧圆盘的数量,即重量; 规则二:先考虑圆盘的数量,除非两侧数量相同时,才考虑力臂,认为天平会向距离支点较远的那一侧倾斜;规则三:同时考虑圆盘的数量和力臂两个维度,但是对那些一边更重,另一边更远的情况感到糊涂;规则四:同时考虑圆盘的数量和力臂两个维度,且能够准确考虑重量和力臂两个维度。

实验过程中,为了验证儿童是否有使用假设中的规则,西格勒利用天平一共设计了6种问题。

第一种问题,平衡问题,支点两侧木栓上的圆盘数量相同。第二种,重量问题,支点两端的圆盘数不同,但力臂距离相同。 第三种,力臂问题,圆盘的数量相同,但是力臂距离不同。第四种问题,重量冲突问题,一侧圆盘数量多,另一侧的力臂距离远,且安排的是较重的那一端下降。第五种,距离冲突问题,一侧圆盘数量多,另一侧距离更远,正确的答案是距离较远的那一端下降似。第六种问题,平衡冲突问题,一侧圆盘数量多,另一侧距离更远,正确答案是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者根据四种规则,分别对6种问题进行了回答。然后通过随机向儿童呈现这六种问题,并统计儿童的回答结果,分析其属于使用哪一种规则解决问题。

结果发现,5-17岁的儿童中有89%,共107名被试会单独使用一种规则。5岁的儿童一般都是使用第一种规则;9岁的儿童一般使用的是第二种或者第三种规则;13-17岁的儿童则一般都是使用第三种规则。而第四种规则则几乎没有儿童使用。

5.3 实验结论: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是随着年龄逐渐提高

从所得的实验结果西格勒得出自己的实验结论。

结论一:儿童5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简单的分天平问题的解决能力。

结论二:个体的这种问题解决能力是随着年龄逐渐提高的。

西格勒的实验非常的经典,不但为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实验信息,更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的依据。很多学者在后来的研究中都是以西格勒的实验模型为准,对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研究。

5.4 教育策略: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适当培养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

虽然我们没有得到关于儿童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能够进行问题解决的答案,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得到启示: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适当培养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

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他们在年幼的时候就具有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家长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对孩子加以锻炼,促进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不过从实验中从他们解决问题所依据的规则来看,他们的解决能力越来越强,也就是对事情的认识越来越成熟、全面。从这一方面来说,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存在着一个发展的过程,家长对于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不可过于急切。

不过生活中,很多家长能够做到前一点,但是却做不好后一点。家长们都非常关心孩子的进步,包括各种方面的进步。但是很多时候,家长们都会因为过于急切而忽视儿童的发展规律。

这是不可取的,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担,而且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针对孩子的年龄与思维发展的水平,选择形式、难度、量都比较适合儿童的方式,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

6. 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出现得很早

心理观察:天平任务2

6.1 没有被解决的问题

76年,西格勒的天平问题实验为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研信息,但是因为西格勒所找的被时的年龄限制,我们只能知道儿童5岁以后的情况,至于5岁以前的发展情况,则是相对空白。

而 “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疑问也依然没有被回答。在西格勒的实验之后,有一个学者还是利用了天平问题的研究方法,为这个答案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6.2 心理实验:5岁以前的问题解决能力

那么,儿童5岁以前是否有问题解决能力呢?1995年Case同样利用天平问题对对更小的儿童进行了实验,探索了他们对于天平问题的解决能力。

Case的实验很简单,他给婴儿呈现一个天平,天平的一端力臂上挂着铃铛,当天平晃动的时候,这个铃铛就会响起来。

实验时,实验者要求被试们使天平上挂着的铃铛响起来。当被是不能解决问题时,则当着被试的面击打、或者触摸天平的一端使得铃铛响起来,然后再次要求被试们使天平上挂着的铃铛响起来。

结果发现被试中,4-8个月的婴儿会模仿实验者的行为模式,和实验者一样击打或者触摸天平的一端使铃铛响起来。12-18个月的婴儿则在模仿的同时,试图把天平的另一端按下,使得有铃铛的一端抬起,然后敲响上边挂着的铃铛。2岁到3岁半的儿童则根本不需要实验者的示范,自己直接解决了问题,完成了实验者要求的任务。而4岁到5岁的儿童,则能够利用实验者所给的轻重不同的积木,把它们放在天平两端,使得铃铛响起来。

6.3 实验结论:个体婴儿期时,就具有一定的简单的问题解决能力

从这个实验结果,Case得出个体对于天平问题的结论。

结论:简单的解决能力早在婴儿期就出现了,并且个体的这种解决能力是不断提高的。

6.4 教育策略:对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孩子年幼时开始

实验告诉我们,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婴儿期就出现了,但是问题解决能力有限,有时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

所以家长对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通过模仿成人的解决方式,或者通过摸索发现新的解决办法,或者直接通过思考发现事物与目标之间的关系都是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方式。家长可以在这些方面做适当的引导。

不过,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有一个过程,所以家长们也不要过于心切,对孩子的培养也应视孩子的发展水平而言。

7. 让孩子的思考具有远瞻性

心理观察:汉诺塔实验

7.1 不为后来考虑

有一次,我去邻居家玩,邻居一家都不在,就几个小孩坐在地上斗地主。我很无聊,在旁边观看了一会儿,发现年幼的孩子就是比不过年长的孩子。小一点的孩子总是只看到眼前的胜利,在出牌的时候没有远瞻性。总想着比别人大就好,结果经常是到最后剩下一手烂牌。而相对大一点的孩子则好一点,能够比较有计划的出牌,并最终达到胜利。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小孩都是如此,小的时候对问题的考虑不够长远,只想到目前的状况,不会安排近期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关系。

心理学家对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中,就有关于儿童对小目标和大目标的处理的研究,比较有名的就是Klahr的汉诺塔实验研究。

7.2 心理实验:Klahr的汉诺塔

Klahr的汉诺塔改编自河内塔和伦敦塔。而河内塔又是以流行于19世纪的一道难题为基础设计的一个特殊装置,经常被学者用来研究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后来在研究中,Shallice在河内塔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伦敦塔。

Klahr的汉诺塔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有6个相同大小的底座,其中6个底座排成2排3列,一一对齐。还有多个大小不一样的铁筒,可以从小到大,由下直上的倒扣在底座上。

选取3-6岁的儿童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汉诺塔实验。实验时,Klahr和儿童相对而站,分别站在汉诺塔实验装置的两侧。Klahr首先按照由下至上,从小到大的规律在儿童那一侧的3个底座上倒扣了n个铁筒。然后实验者同样在自己这一侧的3个底座上倒扣上n个铁筒。其中实验者与儿童的铁筒放置的情形不一样,假如儿童的铁筒是在他右手方向上的那一个底座上,那么实验者的铁筒就在儿童左手方向的那个底座上。

然后实验者要求儿童将自己那一侧的一堆铁筒以尽可能少的移动次数摆成实验者这一侧铁筒摆放的状态。如果是上面所假设的问题,那么儿童就需要将自己右侧底座上的铁筒摆放到左手边上的底座上。

武侠仙侠推荐阅读 More+
九品神通

九品神通

苦涩的甜咖啡
我本世间一俗人, 无意流落在仙尘。 神通降临源本心。 逍遥游戏意寻真! 穿越了,穿越在修行世界,看我如何以“神通“为法,笑傲异界! (这是咖啡第三本小说,请大家多多支持,咖啡先谢过各位。)
武侠 连载 0万字
仙界尊神

仙界尊神

天灵混沌
凡界孤苦无依的少年,无意中遇见一唯美仙子,从此生活充斥着神话色彩!为了爱,一路修炼,终至巅峰!仙道茫茫,少年坚毅果敢,敢爱敢恨!为义,可以生死与共!为情,可以毁天灭地!
武侠 连载 108万字
创造神话巨兽

创造神话巨兽

传送枪
这世界,异兽横行。天穹之高,有【大衍龙雀】击空;长河源头,有【不动天鼋】蛰伏;深山老林,藏匿【搬山树精】;不毛之地,也有【无生太岁】长眠。这方天地的人类,不止能御兽,更有造物师,可夺天地造化,效法女娲造人,创造生命,捏造玄兽。苏易发现,自己能以神话生物为模板,手搓神兽。以【饕餮】为模板,打造【灭谛无餍蟾】,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以【夔牛】为模板,构造【生杀雷音夔】,声如蚊呐,从不扰民;以【尘世巨蟒】
武侠 连载 122万字
喋血挽错

喋血挽错

月错黄
二十年前,守剑世家曲氏一门遭逢火劫,江湖尊宝神剑陌羽斓随同曲门宝藏神秘消失。多年间,其余江湖三宝——碧玉簪、元尘珠、血玉书相继踪迹全无。纵横江湖千年的十二名门世代暗中较量,因为元尘珠初露端倪各有动作,争斗由暗转明。 传言十二名门之首武林盟独占元尘珠,盟主千越首当其冲,于初秋深夜被杀。先是尸首不全,后又遭遇神秘人盗尸。千越死亡疑点重重,凶手究竟何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说书人白尽因贪财解说江湖四宝之
武侠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