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秀才的逆袭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军

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听了任峻等人的讲解,这些山东的流民一个个激动不已,觉得好日子就在眼前。

当然想过好日子就得付出代价,代价就是要服从管理,认真工作。

针对这些流民,任思齐制订了一系列的条例,从个人卫生,到生活习惯,再到人员组织。流民们必须牢记各项条例,违法的会受到严厉处罚。

曾有几个流民耐不住海上的寂寞,在船舱里闹事,结果每个人被押到甲板上,打了个半死后,捆在桅杆上示众。条例中有一项,严禁百姓士兵私斗。

下了船上了码头,在百户官们的带领下,流民们走入临时的营地。每一户都分配了一座窝棚,百户窝棚形成一个村落,在岛东北出现了十来个新的村落。

任思齐点点头,上了马车,向着高亭镇而去,离开岱山二十多天,有好多事情等着他处理。至于招募来的流民的安置,他早已做好了安排,自会有人带他们去营地。

在高亭港的东北海岸,一道足有五六里的悬崖挡在岛屿和大海之间。

石崖内侧,缓坡与平地的交界处,立着数以百计的窝棚。青竹搭就,顶上覆盖茅草,房屋简陋无比,正是用来临时安置流民们的营地。

而负责流民安置工作的却是任峻和陈名扬二人,岱山岛人才匮乏,任思齐不得不把两个少年派上。当然,安置流民的章程早已制定好,他二人只是负责执行而已。

在海上的这些天,任峻和陈名扬对流民们进行了简单的组织。基本上是以船只为单位,对流民进行编组。基本上十户一甲,任命了年老见识多的老人为甲长,十甲为一百户,派一个岱山军的军官为百户。

给了流民们三天时间,安置他们的新家,锅碗等生活必需品都由官府统一分配,钱则从他们以后的薪酬中扣除。每户流民都发了十斤的大米,至于其他油盐等物则可以去高亭镇购买,没有钱没有关系,可以先赊账,以后从他们薪酬中扣除。

编制基本上是按照大明卫所编制,因为在招募时说明了每个男丁都必须从军,那么这些人的身份都是军户。

任峻和陈名扬这些天挨船对流民们宣讲了岱山的情况,以及他们以后的待遇。

流民中的青壮男丁肯定是要当兵的,当兵就有会有军饷,每个士兵每月至少有一两银子的饷银。流民中的老年人,可以去租种岱山的耕地,官府借给耕牛粮种工具。规定每户最多可以租种耕地二十亩,每亩地只需要缴纳粮食四斗,官府不会再征收任何税赋。

从山东来的流民多数都是农民,自然愿意种地,一开始还嫌田租有些高,可等到上了岱山岛,看到田地里被沉甸甸的快要成熟的稻子时,一个个都喜笑颜开,照这种庄稼,亩产肯定能达到一担多,交给官府四斗,还至少有六七斗,二十亩地下来,每年能结余十多石粮食这还是一季粮食,等秋季收获后,能结余的粮食会更多。

男子当兵,老人种地,而妇女也可以做工。岱山的鱼罐头畅销江南各地,供不应求,需要大量的女工。一个女工工作一月,也可以挣到最少一两的银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