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野诗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的信用卡使用率并不比台湾低,为什么信用卡单单在台湾引发这么多问题?据岛内媒体报道,沦为「卡奴」,有持卡人不加节制、过度消费的自身原因。那些被高利贷压迫的人大多都是低收入阶层,受到银行泛滥发卡的蛊惑,取得不符合他们负担能力的支出能力。此外,岛内整个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民众收入不稳定,是造成「卡奴」现象的主因。
证奴
沈莉菊曾供职于世界500强公司,可就因为一次错误的培训,让她沦落成赋闲在家的“社会青年”2002年的一天,已是“技术支持”的沈莉菊受了不小的“刺激”:“同事业余时间都孵在培训班里,进修技术的还是少数,多数都报了MBA、GRE,如果我不跟上,总有一天会保不住饭碗的。”就在同事甲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同一天,她递交了辞职信——她已经报名参加GMAT培训,未来还将远赴加拿大进修MBA金融学课程.
2006年年初,沈莉菊学成回国。“这些年吃的苦头,说也说不完……”面对当日的同事、同学,她总摆出一副祥林嫂式的苦面孔“辞职后,起早贪黑地啃书本,过语言关;收到大学的OFFER后,父母朝她两手一摊,家里没钱供你读书,一切就靠你自己了;初到加拿大,学费、生活费一拥而上,除了啃书本,就是找人家打工;总算学成,揣着MBA文凭却找不到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金融人才在当地不是紧缺而是泛滥,而她既没有相关工作经验,语言上还有明显的劣势……
人虽然回国了,沈莉菊的思路还停留在4年前:“只要拿到文凭,钱都是可以赚回来的。”可,现实是残酷的。即使是海归,即使有过硬的语言、技能,照样被淹没在人才市场的人潮中。一连应聘了几家外资银行,沈莉菊都在初次关就被“涮”下来。有一家外企的人力经理对她说过这么一番话:“你的语言和学历都过硬,可你有个致命弱点——没有金融行业的工作背景,而经验,是我们最最需要的。要是你当初没有辞职,一直在这个行当做你的‘技术支持’,我们一定欢迎你加盟。不过,你和你掌握的技术已经脱节太久了。”
车奴
车奴,原本是指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家伙——明明养车很吃力还要买,弄得自己不敢吃好不敢喝好,还美其名曰提高生活质量。现在,‘车奴’并不是贬义,它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车奴”这个词汇,多少就是搭了“房奴”的便车产生的。在2005年前的燃油价格体系下,99%的购车者恐怕都不会认同自己是“车奴”,但进入2006年的两次油价调整,开始出现了更多抱怨燃油价格过高、用车成本攀升的购车者。抱怨归抱怨,油价的攀升只会带来短期内用车方式的改变——更谨慎的长途驾车旅行预算、更周全的市内用车计划等,至于夸张到把他们称为“车奴”,那就纯粹是为了渲染出燃油价格上涨的悲情效果。
目前超过5元的燃油价格显然并非购车者们噩梦的结束,很可能全球同步的燃油价格恐怕才是车奴时代的开始。
油价的上涨只能算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油价上涨的同时,停车费、罚款、保险、保养费用等都在隐性或者显性增长。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我们似乎一直缺乏行业未来的预测者,甚至也缺乏理性的行业观察者。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所处的这个高速变革时代,任何预测未来的冲动都会被这种变化百般折磨而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不断加入的市场竞争者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都有可能使得充满信心的预测变成历史的笑料。短暂而高速的行业发展历程,使得行业观察者本身也难以积累足够的信息判断市场的走向,因此,汽车制造商不仅充当着这个行业产品的制造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个行业新闻的制造者。
股奴
「股奴」,继“房奴”后,“股奴”成2007年新鲜词。2006年的投资市场,我们用一个“热”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国人的钱包真实地鼓起来了,投资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买房还是买股,也成了众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2007年股市一路飙升,众多投资者更加看好今年的股市行情。当有更可观投资回报摆在眼前的时候,本来急急想进入房市的人们停住了,大呼:买房不如买股票。于是,继“房奴”之后,投资者抽离资金转战股市,一些投资人群为了筹措资金购买股票,开始出售所投资的房产,还有更多投资者将拥有的房产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白奴"赚来钞票白忙活?
字典里,对于奴隶的解释是:须为奴隶主干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
现实中,则生活着这么一群"奴隶":拥有自己的办公桌、电脑,靠为雇主服务赚取报酬;同时,须向某个或几个"债主"提供财力支持或无报酬的服务,不能反抗,只能默默承受。"债主"或是现实存在的房子、汽车、奢侈品,也可能是虚拟的人情世故、理想抱负。我们将这些白领"奴隶"简称为"白奴"。
卡奴城市"定向运动"者
丁晓青 26岁\公关公司项目执行
自从皮夹里有了平生第一张会员卡,丁晓青日子就再没太平过。
大学一年级,在一个同学的怂恿下,她申办了某书友会的会员卡。头几个月里,晓青"忠诚"得很,没事儿就揣着会员卡跑进书店捧几本书回来。"也不管自己会不会看,反正把书往桌上一堆,那感觉--VIP。"
丁晓青的"热度"烧了整整3个月,终于到了弹尽粮绝,连饭都吃不上的地步,而寝室里的新书,多得到毕业都看不完。于是,逛书店的频率,从每周两三次锐减到每月一两次。
可,人家书友会有明文规定:义务与权利挂钩!连续3个月没买一本书的丁晓青收到一封措辞客套的"提醒函",大意就是:快来花钱吧。紧接着,又接到书友会的电话,一声音甜美的小姐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大意还是:快来花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