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清穿之养娃记事 > 走出困境,苦命公主

走出困境,苦命公主(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啊,即使人的心的偏的那又如何?康熙的心到底是偏向哪边还未曾可知。她知道身为皇帝为了家国天下,只要太子无大过,那必然会无条件的支持太子。但是,太子他自己知道吗?当他看着身为皇帝的父亲与其他儿子谈笑风生,甚至毫无顾忌的宠着那其中的一两个儿子时,这双在背后的眼睛难道不会发酸,不会酸到嫉妒,酸到对皇帝父亲的那份支持产生怀疑吗?

这段时间她一直都在担心着,担心着那些她只了解点滴而现在或许早已混乱的历史轨迹,每每看着胤禛他们几个,她都会忍不住想起他们在历史上的悲惨结局,她害怕,惶恐,每每看着那几个孩子,她都觉得要做些什么让儿子们平平安安的活下来。

劝服胤佑离开皇宫这是非之地,小心地拿着未出世的孩子想要打破赫舍里皇后在康熙心中树立起的天然屏障,甚至到了每天都要紧紧缠着康熙才能入睡,仿佛她觉得只有一直将康熙牢牢地锁在怀里,这个男人才不会为了家国天下去对付她的儿子们。可是即使她做的再多,却不得不承认他们一家人就如同在沼泽地里一般,早已深陷其中,越挣扎可能得到的就是更深的淹没。

而同时她感受到了胤禛对权力的那份执着,看到了胤佑因为他们这些在宫里的亲人而放弃宫外自由自在的生活,注意到了胤禩在悬崖边缘的一筹莫展和无可奈何,也观察到了那个还年幼却已经开始承担起责任的墨儿。

他们没有害怕,没有恐惧,也没有惊慌,甚至都未曾想过即使失败了,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大丈夫立于世本该如此,倘若一直畏首畏尾,那又如何能成大事呢?

徐嬷嬷的一句无心之言,突然令这段时间一直陷在困局之中,不得其解的如筠豁然开朗。即使他是太子那又怎么了,即使康熙的心一直都在太子那里,那又如何?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这两个角色对于孩子人生初期和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因素,对于从小失去了母亲,在皇帝父亲严厉教导下成长的太子,性格上或多或少都有着几分孤僻和叛逆。相对于其他皇子而言,太子是最得康熙宠爱的皇子,同时也是康熙花了最多时间和功夫去栽培的儿子,就光这两点足以让其他皇子嫉妒上大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都耿耿于怀。但是对于一个生来就拥有这些先天条件的太子而言,或许他不能感受到皇帝父亲那份厚重而深沉的爱。即使他从小拥有着全宫上下所有人的宠爱,可也就是他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更加导致了没有人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给与他正确的帮助。

而同时远去的太子由于见了成妃的缘故,而使得他想起了自幼没有额娘庇护的他曾受了多少委屈,倘若刚刚有额娘在,皇阿玛还能那么不顾所有人的眼光当众批评他吗?

当他看到兄弟们都有母妃无微不至的照顾时,在一旁冷眼看着的他,虽然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虽然自我辩解的说道:“那种东西他根本不需要。”可是,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嫉妒了。

当他一次次被皇阿玛批评时,没有额娘出面帮他说话,也没有任何人关系他的心有没有被皇帝父亲伤到,掌管大清天下的康熙自然看不到这种小事,而底下的奴才们也不会出于真心实意而去安慰他,所以,在每一次的自我安慰之后,他都会要求自己做到最好,要比所有的兄弟都好。

可是,他每天第一个去上书房报道最后一个离开,夜间则是从不间断的挑灯奋战,但是皇阿玛却认为那一切都是他身为太子甚至是未来皇帝理所当然的,每一次的努力却都换不来那个高高在上的父亲一句赞赏。

当听到皇阿玛赞赏大哥自从进入朝堂之后样样事情都办的十分出色时,当皇阿玛说三弟的儒家之术在众皇子中是最好的时,当他说四弟做事沉稳稳重,以后有一番大作为时,当他说......可是他却唯独忘记了,忘记了这个在他眼皮子底下不断逼迫着自己成长的儿子了。

“嬷嬷,我们回去。”如筠如同豁然开朗般自信的笑了起来,这么多天她兜兜转转,怎么都走不出自己给自己下的局,“回去把这梅花插在瓶子里,最近宫里太素雅了,一点都不喜庆。”

而在如筠身后的几个奴才无语了,主子是你自己这段时间心情不好,他们哪敢弄些喜庆的东西来刺激她的,不过大家还是打心底里为主子恢复正常而感到高兴。

如筠拿着手中的那枝梅花,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回宫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