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麻辣猪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虽然规定了教科书,但如何理解这几本书的内容,怎么给这些书写教辅材料,那就不是了算了。
于是从东汉中期开始,一大批以“释经”起家的士族官员,如马融、郑玄、卢植等大儒,开始迅速出现。
类比后世的话,这些从事释经工作的大儒,就相当于培训机构的教培老师。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儒家经典做注释,然后再来教学生。
士族很快通过这一方法再度控制了考核机制。
原因很简单,虽然大家学的都是标准教科书,考试的时候大家背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无法分出高下。
但等到考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时,那些寒门子弟就完全不行了。
因为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这些,这些“理解”都是士族们自己写的,然后他们再拿出来出考题。
这样一来就只有他们的后人和学生才能答得出来了,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士族彻底把控晋升通道。
“难归难,但总不能不做。”
刘协收敛思绪,随后说道:“朕曾经与奉孝提过一种名为‘科举制’的选拔人才制度。”
“此事奉孝应该与文和你提过了。”
贾诩点头道:“臣听奉孝说过一些,科举制与察举制有相似之处,陛下的想法是重新开科立考。”
“此举倒是与孝灵皇帝的鸿都门学颇似。”
灵帝虽然昏聩,但政治手腕却是极高,属于你可以说他坏,但不能说他菜的那种类型。
鸿都门学就是灵帝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世家把控晋升通道问题,所想出的解决方案。
这一手段可谓极为高明。
首先儒学的标准教科书是动不了的,这是祖宗确定的东西,动了就等于打祖宗的脸,说章帝做错了,这是不行的。
其次释经权也动不了,因为那些释经大儒们在释经的领域有很深造诣,就算是重新写一份释经标准答案,也不可能超过所有大儒、让所有学子信服。
于是他采用了新的办法,即自己开科,制定教材和答案。
灵帝本身就是辞赋大家,他亲自动笔,洋洋洒洒写了多达五十章的、辞赋水平极高的《皇羲篇》。
然后靠着这份《皇羲篇》,灵帝正式创办了鸿都门学,并且开始招生。
招生条件有两个,一是要由灵帝亲自下令征召,二是要会写汉赋。
这些人进入学校后,唯一的学业就是参考《皇羲篇》,去写新的汉赋。
此后灵帝又在这个基础上再次扩招,招收了许多学习绘画、书法等方面的人才。
而等到这些人毕业后,灵帝直接下令将他们提拔为侍中、尚书,安排在各个要职上。
这也是被世人诟病他昏庸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