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船过官渡,向着东郡濮阳县驶去。
东汉时期的黄河河道与现代黄河的河道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那时候的黄河经濮阳、聊城、高唐,在利津汇入渤海,也被后世称作“东汉故道”。
说起东汉故道,就不得不提一个很厉害的人物,那就是王景。他是琅琊郡人,说起来琅琊还真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出了很多有名的人物。
那是永平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六十九年,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大汉的国力有了明显增强,到了汉明帝刘庄继位后,终于把黄河泛滥的时情,列入了大汉重点建设项目。
三十万大汉子民,艰苦建设一年时间,一条长达千余里的河堤,就这样修成了,同时王景又设置了汴渠水门,以控制水位和泥沙问题。
自此以后八百年,黄河再也没有发生过改道,决溢的次数也不多。所以王景修得这条河道,确实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伟业。
濮阳城南十里,就有一处王景庙,就是百姓为了纪念这位治水奇人而立的。
船至濮阳,已是第二天清晨。
天蒙蒙亮,濮阳城南渡口已是人声鼎沸,旌旗飘扬。
濮阳城是东郡的治所所在,此时的东郡太守是桥瑁,名臣桥玄同族兄弟的子嗣。桥玄在汉灵帝刘宏时期,颇受重用,曾拜为司空、太尉,位极人臣。桥玄去世后,桥瑁又被刘宏任命为兖州刺史,两代人的经营之下,桥氏一族也算得上濮阳县的名门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