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醒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不是该写一写中年的生活?有了这个念头,完全是因为一个人的再次闯入。
无论让我预演多少次,我都不会想象到和你的重逢是如此的轻松。我还以为青春期撕心裂肺的感觉一直会影响到今天,经历了才知道,无论当年有多疼,时间真的可以治愈一切的伤痛。虽然过去没多久,但是我已经无法清晰的回想起第一次打招呼的情景。回忆第一句话的难度犹如让我回忆二十多年前和你同桌的点滴细节一样,一切都像学生时代校园外冬日的麦田,一切都被薄雾笼罩,朦朦胧胧看不清楚,只有距离够近,就能看清楚眼前的小天地,有枯叶萧杀也有麦苗翠绿。而远处,叫迷茫也好叫朦胧也罢,如生活一般需要走过去探究。
能在不惑之年动笔写这些内容,我都对自己感到诧异。一如歌曲中唱的那样:
曾经真以为人生就这样了
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
斩了千次的情丝却断不了
百转千折它将我围绕
有人问我你究竟是那里好
这么多年我还忘不了
春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
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
都说“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人到中年,对很多事情都已看淡。当然了,看淡也分几种,有些是被柴米油盐磨平了,有些是纸醉金迷麻木了,最常见的当然是荷尔蒙降低带来的所谓成熟。我们经常可以在夏天,路边的烧烤摊上,看到真实的市井生活。一边是二八少年豪吟“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一边是地中海发型中年油腻大叔表露出一副“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的死样,同时还对邻桌少年的轻狂嗤之以鼻。
平庸的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不相信相信的力量,衰老的人最明显的标记应该就是梦想的消失。
我不知道开始写这些是为了祭奠青春还是为了记录中年。甚至我都不知道是写成随笔,还是写成小说。我就是想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个人视角,去看看这个世界的繁华与落寞。从敲击键盘的那一刻开始,第一个干扰我的就是发现脑子里面总是各种网络流行语跳跃出来,这是一种数字时代的悲哀。记得看过一期陈丹青的采访,他说网络给社会加速了语言多样性的消失,带来的是年轻人的思维和语言的趋同。何止是年轻人,我这种已过不惑之年的人一样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语言的干扰,突然觉得,如果想当一个作家,需要远离互联网,保持一个较远的距离比较合适。各种网络流行语给语言文化带来的是看不见的毁灭,犹如麦田里面的野草疯长,抢夺了麦苗的营养。我需要努力尝试一下如何与这个时代主动脱节,如果脱不好,可能就是脱轨。
写这样的内容有一些冒险。第一种险:千万别被媳妇发现,那是杀身之祸。第二种:真话伤人假话伤己,我还未动笔,就知道未来一定会纠结。第三种:无人问津或被群嘲。其实这不算是一种危险,只不过这两个情况任何一种出现,都会让我自己觉得难堪。
这是我第一次写作,还专门学习了一下官方的一些经验传授,看完了之后觉得毫无用处。一切都讲究快,讲究“黄金三章”,让我怀念起了木心先生的《从前慢》那首诗,其中几句: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这是一个给70后讲述的关于爱和坚持的故事。这是一个还没有小镇青年这个词的时候的小镇青年的故事。很慢,也很凌乱,只有经历过才会懂。
最后,轻轻地问一句:你说,《不是当年独醒客》作为标题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