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登岛的玛格纳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就像是有毒瘾,我需要赢球,需要喝彩的掌声,才能认同 自己。
我有一位朋友,他已经是专业上最优秀的人之一,但是因为他对一些药物上瘾,所以不得不辞去职位,用一段时间接受滥用药物的治疗。他之所以会对药物上瘾,部分原因是他期 许自己必须要有爆发力,高效、乐观和聪敏。他没有把自己崩溃的原因归咎于别人对他的要求,他说:“我的人生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第一,我能借着我的表现,控制别人对我的意见和接纳;第二,前者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如果我们以为这种拜偶像只会在某些人身上发生,那就错了; 所有职场人士都可能因为太迷恋他们的科技和政策,而将那些东西视为某种形式的救恩。那些科学家、社会学家、治疗师,以及政界人士,是否会承认他们所能成就的是有极限的?还是他们会作“弥赛亚”式的宣告?我们都应该要保持一种谦卑的态度,承认那些公共政策及先进科技在解决人类的问题上,其成果是有限的。
?竞争性的文化
我们当今的文化使得我们特别容易把成功和成就当作假神。社会学家伯格(peterberger)在其所着的《漂泊的心灵》一书中指出,在传统的文化中,人的价值是以“荣誉”来衡量:当人尽到社会所赋予他的角色和责任——无论是公民、父亲、母亲、老师,还是总统——他就会得到荣誉。但现代社会强调个人主义,人的价值在于“尊严”。“尊严”是指每个个人都有权利不受社会所赋予他的角色和类别的限制,而发展出他们的自我与认同。因此现代社会给个人极大的压力, 他们要借着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只做一个好公民和好家庭成员是不够的,你还必须要赢,要爬到上层,要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人之一。
政治文化评论家布鲁克斯(davidbrooks)在他所写的《从天而来的动力》一书中,描述了他所谓的“专业化童年”:从儿童的早期开始,父母和学校就为了让学生在各样事上都能够有杰出的表现,而联手创造了一个竞争的压力锅,布鲁克 斯称它为“一个巨大的有机机器……一个大有能力的成就机 器”。家庭不再如社会学家拉希(christopherLasch)所称的,是“无情世界里的避风港”,是在相咬相吞生活中的平衡 力;相反,现代家庭变成了培养渴望成功的幼苗的苗圃。
这种对高成就的注重,使得年轻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2009年春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维克森林大学(wakeForrest University)的校长海奇(Nathan hatch)承认存在许多教育家多年来所见到的情况,那就是不成比例的青年学生想挤进财经、咨询、法律、医学等科系,为的是将来拥 有高薪,并且拥有这些专业所带来的成就感。海奇说,学生这样做时并没有考虑更高层次的问题,即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他们选择专业时不会问:“什么样的工作可以帮助别人过得更好?”而是问:“什么样的工作可以帮助我自己过得更好?”因此,他们对工作表现出极髙程度的挫折感,认为工作不能使人得到满足。海奇盼望2008—2009年的经济不景气会迫使许多学生重新评估自己选择专业的基 本考量。
如果整个文化都在极力鼓励我们接受这个假神,那我们要怎样逃脱呢?
?成功的死人
乃缦可能是他那个时代中世界上最成功、也最有权力的人。 他的故事记载在圣经的列王纪下第5章。乃缦的人生可以说是“实现梦想的人生”:他是亚兰国(今日 的叙利亚)军队的元帅,他的地位相当于国家的首相——因为亚兰王在国家正式典礼的场合中要靠在他手臂上(列王纪下5:18)。他既是财主,又是英勇的战士,极其威严和尊荣。
然而这些伟大的成就和能力却遇到了对手。
亚兰王的元帅乃缦在他主人面前为尊为大,因耶和华曾藉他使亚兰?得胜;他又是大能的勇?,只是长了大麻风。(列王纪下5:1)请注意看,列王纪下作者的描述先是堆砌乃缦的丰功伟业,然后突然加了一句“只是……”;不管他有多少成就,他就只是行尸走肉而已。圣经中所说的“大麻风”包括了多样致命与破坏健康的皮肤疾病,会使人慢慢地残废、毁容,最后失去生命。当时的这个病就如我们今日的癌症,令人不寒而栗。乃缦将会经历到如同慢动作般的爆破:他的身体先会开始肿大,接着皮肤和骨骼开始破裂,然后一片片地剥落,最后会在凌迟中慢慢死去。乃缦什么都有——财富、矫健的身手、民众的拥戴——可是在这些丰富之下,他正逐渐地坍垮下来。
追逐成功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是盼望能够进入“核心圈子” 中。路易斯(c.S.Lewis)曾经在他的一篇着名文章中,很有洞见地讨论过这个题目。
我不相信世界上发生的每件事情背后,都是经济上或性爱上 的动机;真的动机是一种……渴望能进入核心层的欲望,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你希望……这么好的资讯就只有我们四五个人(真正)知道……可是只要你被这个欲望所操控, 你就永远无法满意,直到你克服了作为圈外人的恐惧,否则 你将一直是个圈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