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尚书台贤相理乱政,嘉德殿君臣议时局 (第1/5页)
若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哗啦啦的竹简翻动声从尚书台官署的门窗往外漏泄,朝服齐整的分曹尚书和各级官吏埋首函牍,成山的卷宗分类排列,不断还有公门文书送进来,竹简帛纸彼此累叠起来,让这公署像藏典籍的兰台。
尚书令刘巴剧烈地咳嗽着,不得已用手绢捂住嘴,咳嗽声低弱下去,像闷死在井里的一只蛾子。惨白的脸渗着豆大的汗珠,他却不肯歇息,一会儿批复紧急公文,一会儿整理文书,一会儿对下属反复叮咛,一会儿回答黄门令宣传的皇帝口谕,整个官署便见得他佝偻着背来回跑,仿佛一只忙碌至死的蚂蚁。
蒋琬捧着一卷文书走向他:“尚书令,刚收到的汉中急报。”
刘巴一手捂住口,一手将文书在案上摊开,文书有三份,他一一认真读过,白脸上顿生出恼恨的红色,气得一巴掌摔在文书上:“唉,这个杨仪!”
蒋琬垂手立在一边,上峰不发话,他从不会打听,嘴还特别严,就算是极其稀松的小事,也不肯外露。坊间戏言蒋琬的嘴用铁钎也撬不开,同僚说他是温吞水,慢腾腾的像太阳底下优哉游哉的蜗牛,腹中却很有滋味。
刘巴喘着气,脸上的淤红像鱼鳃似的翕合。他“噗噗”地敲着案,气愤搅得他五内像打开了活塞,烧心的气流窜来窜去,咳嗽的声音大了几分,正没个宣泄处,却见诸葛亮走了进来。
尚书台的官吏们纷纷起身行礼,诸葛亮一径里走向刘巴,一把拉住他,关切地说:“子初身体违和,本该在府中养疾,如何又入公门?”
“不放心……”刘巴喘喘地说。
诸葛亮叹道:“子初忧心公事,忠悃褒嘉,只是需劳逸结合,万万不可因劳成疾。”
刘巴道了声谢,想了一想,始终还是梗着心结解不开,便把刚收到的文书转给诸葛亮:“丞相,出了件麻烦事。”
诸葛亮展开来细细阅读,三份文书由三个人所上,一个是汉中郡功曹,一个是汉中太守魏延,一个是尚书杨仪。虽然三人各说其意,诸葛亮却大致摸索出事情的脉络,这说的是尚书杨仪奉朝命案行汉中郡,查验到汉中太守魏延有扰民之举。他不待先以公文上告尚书台,却擅行便宜之权,把魏延的下属抓起来拷掠捶楚,迫其供认罪行。这事被魏延得知,他一怒之下,派兵抢了杨仪的卤簿,将杨仪关在公署里,三日后才放出来。两人现在闹得不可开交,各自写了表文告状,杨仪痛哭流涕倾诉委屈,魏延义愤填膺力陈冤枉,彼此都言之凿凿,决不退让,势要朝廷做出一个公正的判决,总之是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诸葛亮把文书依次翻了翻,三份表章都太过情绪化,汉中郡功曹的上书也在竭力为魏延说话,所谓客观几不可见,他踌躇道:“魏延扰民……”
刘巴压着咳嗽,撑着力气说:“年初魏延肃清边寇,荡平羌戎,山民降服。魏延便以强者为兵,羸者充户,闻说部伍过于操急,致良民受戮,原也该敕令警醒。但杨仪太颟顸,纵然魏延有不法妄举,亦不该越权考掠府君属下。”
文书放下了,诸葛亮思索着,杨仪的手无疑伸得太长了,他本被朝廷派去巡查郡县民生,却管起了府君的军务,这是任哪一位镇边守将都不能触碰的底线。杨仪这种好大喜功的年轻官吏,诸葛亮见得太多了,冒进的心太强烈,无日不在祈望办大案,渴望着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一鸣惊人,以便凭此扶摇直上。
诸葛亮已谋思妥当,说道:“宣尚书台敕令,即传杨仪回都。”
“杨仪回来后,该怎么处置?”
“杨仪为尚书台属吏,子初可便宜决断。”诸葛亮语调轻轻地说。
刘巴又问道:“那,魏延呢?”
诸葛亮道:“擅缉朝廷官员,不是轻罪,但魏延为守关大将,有特赦之权,就罚俸三月吧。”
刘巴担心地说:“只恐魏延不服顺,他可是与杨仪不共戴天,轻易饶不过。”
“无妨,亮亲自去信给魏延,晓以利害。”
刘巴摸出门道了,诸葛亮貌似公平的处理下,实则是赤裸裸的纵容,甚或有偏袒的嫌疑,严峻不容私情的《蜀科》高悬公门,多少徇私官吏被严法褫夺官身,甚至丢了性命。作为刑法的制定者,诸葛亮一向严守法度,不仅自己遵从,还谆谆告诫属下不越规。如今杨仪和魏延公然侵犯刑律,诸葛亮却破天荒地宽纵了,刘巴纵算恭默,也不得不提出疑问:“是否太宽纵了?”
诸葛亮幽幽一叹,意味深长地说:“非常时期,不能乱。”
像风吹浮萍,荡开了清明的水面,刘巴顷刻明白了。朝廷甫建,皇帝有东征之议,虽受百官阻挠,可固执的皇帝却咬死不松口,东征势在必行。值此非常之秋,边镇若生俶扰,内忧外患交错迭生,这新生的国家将自溃于内讧。
刘巴想到朝廷而今举步维艰,镇将和台府官吏还在闹别扭,为那点子私利彼此告刁状,罔顾国家公义,不禁气恨起来,指着蒋琬急吼吼地说:“立即下尚书台敕令,把杨仪调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