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放不下的中国史 壹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1) (第2/5页)
王汉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髦虽然没有成功,但他求仁得仁。在司马氏的淫威之下,他没有屈服退让,而是奋起抗争,以死来对抗残酷的命运。他是个战士,用生命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后来北魏的皇帝元子攸就声称:“宁为高贵乡公死,不做汉献帝生!”
后人敬佩曹髦,同时也惋惜他没有韬光养晦,而是不平之色形诸言行,终于快刀快折,死于权臣之手。但司马家做了这样的亏心事,也一直放不下这个心理包袱。到了晋明帝时,大臣王导把司马兄弟在魏末的所作所为告诉明帝,明帝羞愧地掩面伏在床上,叹息道:如您所说,大晋的天下还会长久吗?
可见公道自在人心。
无情帝王家:唐玄宗一日杀三子
人们常说:“最是无情帝王家。”
明成祖朱棣在尚未夺权称帝时,还在北平做燕王,长期与蒙古残余势力周旋,像一堵墙一样把蒙古人挡在境外,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把明朝的“北大门”守得死死的,保障了北部边疆的安全。
朝野上下对此有目共睹,老爸朱元璋也是心知肚明,但在他看来,这个儿子越能干,越让人不放心。他先是以另有任用为名,召回了朱棣的幕僚南轩公,然后又任命胡诚为北平布政使。
胡诚实际上是朱元璋安插在北平的一个间谍,任务是向朱元璋汇报朱棣的一举一动。这人确实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厚望,每三天就向他汇报一次朱棣的动向。及至朱元璋死后,朱棣的两个儿子又以给爷爷守孝为名,被强留在南京,实际上是被建文帝扣下做了人质。
实际上,朱棣是幸运的,老爸尽管对他不放心,但自始至终未痛下杀手。而且尽管朱元璋对功臣冷酷无情,大开杀戒,却始终未杀一个儿子。
若朱棣遇到的是唐玄宗那样的父亲,可能连发这种感慨的机会都没有。
01
史料记载,唐玄宗生了三十个儿子,可惜早夭了七个,不过没关系,反正剩下的也不少,从中找个接班人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原本最有资格做皇位继承人的,当然是长子李琮,可惜他小时候打猎不小心被猎物抓伤面部破了相,唐玄宗认为让一个“刀疤脸”当皇帝有损国家形象,于是,次子李瑛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最佳候选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想到,李瑛成为太子后,一个女人从旁插了一脚。
这个女人姓武名落衡,是武则天堂侄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她父亲死得早,按例被送入宫中抚养,长着长着成了一个大美人。唐玄宗即位后一眼就看上了她,加上她一张小嘴像抹了蜂蜜,极会讨唐玄宗欢心,因此虽然最初只封了她一个婕妤,但当她先后生下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后,唐玄宗就只宠她了。
开元十二年,唐玄宗又封她为惠妃。尽管只是个妃,但人们看在皇上偏爱她的分上对她尊敬有加,无论这种尊敬是发自内心的还是表面上的,至少给了她足够的面子,有时甚至以等同于皇后的礼节待她。
但武惠妃才不稀罕这种虚头巴脑的玩意儿呢,她要做名副其实的皇后。
爱她爱到骨子里的唐玄宗当然非常愿意满足她的愿望,但此事未能成功。据《新唐书》记载,唐玄宗正想公布册立武惠妃为后的打算,御史潘好礼就上疏,提了两个让唐玄宗也感到后怕的问题:其一,武惠妃从叔武三思与从父武延秀都不是什么好人,都曾犯下扰乱朝政、破坏伦常的大罪,天下人都恨死他们了,立武家人为皇后,恐怕人心不服,如此一来,陛下您还有何面目见天下人?
其二,武惠妃也有儿子,一旦她当了皇后,难免不会得寸进尺。假如她想让陛下您废掉现太子李瑛,立她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您会怎么办?
除此之外,潘好礼还把令唐玄宗伤心的往事捅了出来,暗示他要吸取过去的教训。当初武则天当政后,就开始大肆迫害李唐宗室,唐玄宗的生母窦德妃就是受害者之一,她被武则天迫害致死后,连尸体都没留下。
这盆冷水把唐玄宗浇醒了,他打消了立武惠妃为后的念头。
眼看着到手的皇后位份瞬间鸡飞蛋打,武惠妃的心理阴影面积大得不可想象,不过这反而激起了她更高的“斗志”——这个劳什子皇后,你们不让我当,我还就不当了,我要直接让儿子做太子!
02
要让儿子登上太子之位,当然首先得搞垮现在的太子,而在武惠妃看来,搞垮现任太子的条件已经具备:现如今,她正得皇上专宠,而生下太子李瑛的赵丽妃、生下鄂王李瑶的皇甫德仪和生下光王李琚的刘才人已全部失宠,这几个可怜虫的儿子肯定会有对唐玄宗偏宠一人的怨言,只要抓住他们的把柄来一个诬告,不愁大事不成。
咸宜公主和驸马杨洄自告奋勇地充当了她的帮凶,他们整天去嗅太子李瑛身上的“异味”,尤其是驸马杨洄,他把这件事情当作头等大事来办。
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杨洄向武惠妃汇报:太子最近和鄂王、光王过从甚密,三人经常在一起说皇上的坏话。
武惠妃立即去见唐玄宗,哭了个梨花带雨,肝肠寸断:没有臣妾的日子里,皇上您要多保重啊!
唐玄宗还以为她得了绝症呢,谁知这个女人接下来的一番话,比她得了绝症还令唐玄宗震惊:太子见臣妾受宠,整天和鄂王、光王密谋,想害死臣妾母子,他们还说了很多皇上您的坏话,很恶毒,恶毒得臣妾都不敢跟您说!
盛怒之下的唐玄宗,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立即废掉太子。他在第二天就跟宰相张九龄提了这件事,但张九龄马上表示反对:这么大的事,皇上你可不要乱来,弄得不好后果会很严重。太子和鄂王、光王等诸王一直未离深宫,日受圣训,大臣们从未听说过他们有什么大过,陛下若轻易听信某些人的无稽之谈,草率决定废立之事,势必会铸成大错。何况太子乃天下根本,不可轻易动摇,陛下如果一心想废太子,臣绝不奉诏!
这时候的唐玄宗虽然已经被感情左右,但废立太子确实是国家大事,没有宰相认可,他不敢,也不能霸王硬上弓。
除了张九龄,力保太子的还有不少大臣,这使唐玄宗产生了恐惧——这么多人和太子站在一起,对我的皇权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吗?
张九龄力保太子的举动,也激活了一个潜伏着的敌人——李林甫。当初唐玄宗准备任命李林甫为宰相,遭到张九龄反对,李林甫从此对他恨之入骨。此时,摸透了唐玄宗心思的李林甫趁机进谗言,张九龄被罢相,他自己取而代之,登上了相位。
早在这之前,李林甫就已与武惠妃沆瀣一气,表示要助她一臂之力:“愿护寿王为万岁计。”
这个寿王,也就是武惠妃的儿子李瑁。
03
那时的李林甫不过是个黄门侍郎,即使想帮武惠妃也有心无力,如今却大不一样了,成为宰相的他说话有了分量。他暗示武惠妃可以行动了。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驸马杨洄向武惠妃报告:太子和鄂王、光王与太子妃之兄薛锈密谋造反,只是目前还没有证据。
听闻此事,武惠妃设了一个计。她派人去对上述三位亲王说宫里有贼,请他们帮忙抓贼,而这三个傻小子竟然毫不怀疑其中有诈,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既然是抓贼,当然不能赤手空拳,三人带上兵器,匆匆赶往宫中。
请来三个傻小子后,武惠妃马上去找唐玄宗:陛下赶紧去看看吧,太子等人反了,带着武器闯进宫里来了!
唐玄宗派人去查探,正好碰到带着武器进宫抓贼的三王。他马上去找李林甫商量,李林甫却说:这是皇上的家事,臣等外人无权干预,您就照您自己的意思办吧。
这话可谓阴险至极,因为李林甫最明白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这句看似没有态度的表态,直接把三王推向了断头台。
唐玄宗当即宣布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为庶人。
半个月后,被废为庶人的李瑛兄弟仨在同一天被赐死在长安城东的一家驿站,唐玄宗也因此成功地戴上了“史上最冷血皇帝”的“桂冠”。
害死太子等人不久,武惠妃做贼心虚,据说曾多次看到他们的鬼魂来索命,不久就被吓死了。而她儿子李瑁未能当上太子,从此浑噩度日,媳妇杨玉环也被唐玄宗抢走,成了日后宠震天下的杨贵妃。
皇权面前根本没有善良之说。斗了半天,玄宗三子李亨捡了个大便宜,当然,他登基后对唐玄宗也没好到哪里去。
烛影斧声:赵光义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皇帝在传位大事上没有按常理出牌。
一个是朱元璋,他传位于孙子而不是儿子,原因仅仅是因为他喜欢那个名叫朱允炆的孙子。为了让这个性格软弱的孙子今后能够稳坐江山,朱元璋还不惜杀了众多为他打江山的开国功臣。而他不按常理出牌的结果,是引发了叔侄之间长达数年的火并。
另一个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这一位更让人费解,把皇位传给了弟弟。
史上传位于弟弟的皇帝并非他一个,为什么唯独他让人费解呢?因为其他皇帝传位于弟弟,大多是因为没有儿子,而赵匡胤不但自己有儿子,而且还有四个,即使夭折了两个,也还剩两个,即长子赵德昭和次子赵德芳。
最重要的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这两个儿子都是混蛋或者傻蛋,将来不能胜任皇帝工作,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不喜欢这两个儿子,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喜欢弟弟赵光义胜过两个儿子。
为了解开这个传位谜团,还得从赵匡胤之死说起。
有人把赵匡胤之死称为“千古之谜”,因为他死得既突然又蹊跷,有关史籍中也未留下确切的记载,倒是留下了“烛影斧声”这个悬案。
01
所谓“烛影斧声”,是指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之间发生的一次激烈争吵。那时赵匡胤病重,觉得自己时候不多了,就把赵光义叫来商量事情,有人远远地看见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好像在躲避什么,然后就听见赵匡胤用柱斧戳地的声音,同时还听见赵匡胤大声说:“好为之!”
争吵过后,一代雄主赵匡胤就暴卒了,其弟赵光义继位。
关于这次兄弟俩的争吵,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赵光义在争吵中害死了他哥赵匡胤,所谓的斧声是他们打斗的声音。赵匡胤当时生了大病,自然打不过赵光义,或者根本不是兄弟俩在争吵,而是赵光义直接把他哥杀死了。
另一种说法要“温柔”得多:太后杜氏去世前与赵匡胤立过“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赵匡胤向赵光义嘱咐后事。
后一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其一,既然是嘱咐后事,怎么可能有这么大动静?赵匡胤临终嘱咐之事,即使赵光义不愿遵守,也不可能当场顶撞,惹他哥生那么大的气,只要事后来个阳奉阴违就行了。要知道,赵匡胤不但是他哥哥,抛开长兄为父的封建伦理不说,更重要的是他是皇上,他们是君臣关系,臣下顶撞君上,在任何朝代都是大逆不道,赵光义若无反心,就不可能那么傻做出这样的事。其二,就算所谓的“金匮之盟”是真的,杜太后让赵匡胤把皇位传给赵光义也是有前提的——赵匡胤去世时其儿子太小。
《宋史·杜太后传》里这样记叙: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
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咽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
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当杜太后问他是如何得到天下的,赵匡胤回答说是托祖宗和太后的福,杜太后说别扯这些没用的,你之所以轻而易举地得了天下,是因为周世宗的儿子太小,让你捡了个便宜,如果周世宗有成年的儿子,你小子是得不到天下的。
杜太后的意思非常明白:假如你百年之后也是这种情况,为了天下不至于落入他人之手,就把位子传给你弟弟吧,他是成年人,不容易被人欺负,否则,你的儿子就会步周世宗后尘。
正因为这样,赵匡胤才会毫不犹豫地让宰相赵普做见证者和记录者。
02
那么,赵匡胤遵守杜太后的遗嘱了吗?
从他“传位”给弟弟赵光义来看,似乎是遵守了。
可是,他驾崩的时候,长子赵德昭已经二十出头了。在早婚早育、人类平均寿命比现在低得多的当时,二十多岁已经可以孩子满地跑,几乎能算是中年人了,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幼儿”了。
幼儿不能传,难道成年人也不能?
也就是说,在自己的儿子已完全成长的情况下,赵匡胤把位子传给弟弟,就并不是在遵守杜太后遗嘱了。
这就更说不过去了。
分析到这里,事情很清楚了,所谓的“金匮之盟”有可能是伪造的,《宋史·杜太后传》中的这个桥段,其真实性也值得怀疑。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现在轮到他赵匡义握住这支笔了。
不过他自以为天衣无缝,却没想到留下了明显的破绽,经不起推敲。
值得说明的是,历史上虽然不少人都相信所谓的“金匮之盟”,但至今未找到盟约的原文,这也是怀疑派和相信派一直争论不休的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赵光义害死哥哥赵匡胤而上位”之说,很大程度上是能够成立的。
03
实际上,赵光义害死的不止他哥赵匡胤,还有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
赵德昭知道,皇位本来是他的,却被叔叔夺了去,他不甘心,想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赵光义调集数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攻打北汉,将北汉都城太原围得水泄不通。
拿下太原后,赵光义意欲乘胜拿下燕云十六州,于是挥师东进。
出征时,赵光义特意把赵德昭带在身边,名义上是让他到前线锻炼锻炼,实际上是为了防止他趁机在京城搞事。这也从侧面证明赵光义的帝位来得不正当,心中有鬼,否则他没必要怕这个侄子。
进攻幽州的前一天夜里,诡异之事发生了。没有任何征兆,军中突然传开一个惊人的消息:皇帝赵光义不知所踪,必须马上拥立赵德昭为新皇帝!好在很快有人出来辟谣,事情得以平息,未进一步造成混乱。
这种事情一出,赵光义心中岂能痛快?虽然只是一个谣言,却非同小可,性质极其严重,意味着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而制造这个阴谋的人,不用说赵光义也知道是谁,但因当时在打仗的关键时候,他不好发作。
回到京城后,赵光义依然很郁闷,迟迟不对有功的官兵进行奖赏。按当时的规矩,奖赏期限不能超过半个月,大概是赵光义的心被这个谣言彻底扰乱了,连奖赏有功将帅这么大的事也没心思做。
皇帝迟迟不提奖赏之事,将帅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有的甚至积了一肚子怨气。
将帅们的怨气让赵德昭都听不下去了,这样下去说不定会出事!这些当兵的可不是省油的灯,把他们惹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看来叔叔把这事儿忘了,自己有必要提醒提醒。
他找了个机会提出意见,不料刚开口,赵光义就勃然大怒,仿佛这股怒火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他撞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