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
维克多·E·弗兰克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已阐述了让患者重新关注生活意义在治疗上的良好效果,许多患者抱怨生活完全没有意义,他们受到内心空虚的困扰,我把这种症状称作 “存在之虚无”。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精神健康有赖于一定程度的紧张——即已完成的和有待完成的任务之间的紧张,或者是当下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这种紧张是人固有的,也是精神健康所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应毫不犹豫地以患者有待完成的潜在意义去激励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唤醒他内心潜在的追求意义的意志。我认为,某些精神卫生学说主张人最需要的是平衡 (生理学术语称为 “体内平衡”),这种说法是错误和危险的。人实际需要的不是没有紧张的状态,而是为追求某个自由选择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奋斗。他需要的不是不问代价地消除紧张,而是某个有待他去完成的潜在意义的召唤。人所需要的不是 “内稳态”<a id="footnote_quote_txt006_2" href="#footnote_content_txt006_2">[2]</a>,而是我所谓的 “精神动力”,也就是存在的动力处于一个紧张的极化区 (其中一极代表有待完成的意义,另一极代表意义所期待的主体)。我们不应该认为这只有在正常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它对患有神经官能症的个体来说更为有效。建筑师要想加固常年失修的拱顶,就得加大拱顶上面的负重,以使其各部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理,治疗师要想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也不应当忌讳让患者重新关注生活目标以使他内心产生相当程度的紧张。
<a id="footnote_content_txt006_1" href="#footnote_quote_txt006_1">[1]</a>那是我第一本书的初稿,纽约的阿尔福雷德·A.科普夫于1955年出版了其英文版,书名是 《医生与灵魂:意义疗法导论》。
就我个人而言,我在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一部待出版的手稿被他们没收了。<a id="footnote_quote_txt006_1" href="#footnote_content_txt006_1">[1]</a>重写这本书的渴望的确有助于我战胜集中营严酷的处境。比如,在巴伐利亚集中营时,我得了伤寒热,却在碎纸片上记了许多笔记,希望如果有幸活到解放那一天,这些笔记会帮助我重写那本书。我确信,在巴伐利亚集中营那漆黑的监狱里重写那部被没收的书,这有助于我避免可能发生的心血管衰竭的危险。
<a id="footnote_content_txt006_2" href="#footnote_quote_txt006_2">[2]</a>译者注:是指身体内部能够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即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生物体的体内环境总是保持稳定。
人对意义的追寻会导致内心的紧张而非平衡。不过,这种紧张恰恰是精神健康的必要前提。我敢说,世界上再没有别的能比知道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更能有效地帮助人活下去 (哪怕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尼采的一句话很有智慧:“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我认为这句话是任何心理治疗都应当遵循的座右铭。在纳粹集中营里,你会发现,那些知道自己的生命中还有某项使命有待完成的人最有可能活下来。写过集中营题材的其他作者及在日本、韩国和越南战争的战俘营里做过精神病调查的人也得出了相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