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说两个故事情节都不合理,不足以让我们得出裴炎谋反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倒是记载在非常严肃的历史著作《新唐书》里头,但它的问题就更多了,它至少有三个漏洞。首先,故事说裴炎想要趁武则天巡游龙门的时候把她抓起来,这就意味着裴炎要兵谏太后了。兵谏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一定要建立在确凿无疑的基础之上。可是巡游龙门并不是武则天的既定计划,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哪一场兵谏会建立在这么不牢靠的基础上呢?其次,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太简单了,只有裴炎一个人。裴炎是中书令,本身并不带兵,他如果实行兵谏,必然要和武将沟通。但是,这个故事中的裴炎连同谋都没有,这样的兵谏怎么可能成功呢?最后一点,按照这个故事的说法,裴炎是想扣押武则天,让她还政于皇帝李旦,但是,故事里他也没有和皇帝沟通。试想,如果兵谏成功,而李旦毫不知情,那他还有可能顺利亲政吗?
第二,指控裴炎谋反的人没有提出任何有价值的证据。武则天收审裴炎,有两个人出力最多。一个是我们刚才提到的监察御史崔詧,另一个是凤阁舍人李景谌。这两个人中,崔詧的说辞是:裴炎如果没有图谋不轨,怎么会逼太后归政呢?这用的是心理推论法,但是并没有提出任何直接证据。据史书的记载,李景谌坚称裴炎必定谋反,但是这仅仅表明他的态度和立场,也不是证据。这样看来,上面提到的两个有关裴炎谋反的故事在当时并不存在,否则,裴炎的对手怎么会不利用呢?另外,不仅大臣,武则天也没有拿出什么像样的谋反证据。当时大臣们不是说如果裴炎谋反,他们也就都谋反了吗?武则天回答说:“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这句话说得云山雾罩,底气不足,证据更不足。现在的法律规定,举证的责任在控方而不在辩方。裴炎不需要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谋反,而武则天则必须拿出证据证明裴炎确实谋反了,这样案件才能定性。但是武则天说来说去,始终没有提出任何有力的证据,这只能说明她没有抓住什么证据。
这两个漏洞加起来,让我觉得这个故事整体不太能成立,用不能成立的故事去证明裴炎谋反,有问题。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朝野佥载》是一部笔记小说,笔记小说可是有非常多的虚构成分的,它不能当作一个非常可靠的史料来看待。《朝野佥载》里所记载的裴炎谋反案,应该视作唐代猜字谜游戏非常流行的珍贵史料,但是若用它来证明裴炎谋反,可就大错特错了。
第三,人情的理由。如果裴炎真的勾结李敬业,他一定不敢派自己的外甥去扬州投奔叛军队伍,因为这太容易暴露自己了,简直就是引火烧身。退一步说,就算是派了自己的外甥去,他也应该佯装积极主动地帮武则天出主意,想办法平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武则天的信任,最后达到和李敬业里应外合的目的。可是裴炎的所作所为恰恰相反。这正说明他心无杂念,只想利用李敬业叛乱逼武则天还政皇帝,说他勾结叛军谋反,那可就大大地冤枉他了。
第一,这两个讲裴炎谋反的故事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先看第一个故事,它有两处不合理。首先是裴炎的聪明程度前后矛盾。骆宾王先写了一首歌谣,玩的是拆字法,用“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代表裴炎当皇帝,这首歌谣裴炎看不懂,还得找骆宾王来解释。可是后来,裴炎和李敬业勾结,给李敬业写信,“青鵝”两个字,其实就是“十二月,我自与”,用的还是拆字法,裴炎又成玩字谜游戏的高手了,甚至自己都能编出高难度字谜来。裴炎的智商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不大可信。另外一个不合理的地方是骆宾王的身份。骆宾王作为大才子,固然名满天下,可是没听说过他还是算卦先生,就算是裴炎听到了歌谣,怀疑跟自己有关系,他怎么不去找一个赫赫有名的算命先生,而去找骆宾王给他解释呢?这是又一个不合理的地方。
三、朝堂立威
那么,裴炎到底有没有谋反呢?我个人觉得,裴炎的谋反罪不能成立。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