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齐国军队节节败退,在夏国的糖衣炮弹之下,根本就是放弃了抵抗。
前线的战报一日日地传回长安城,急得王新如热锅上的蚂蚁。他本来不想亲自出征、抵御外敌的,毕竟若是输给夏国人,那他这个新君也就颜面扫地了。但眼下这情况,继续待在长安只怕是不好。
王新迅速作出决断,领着人直接出征。
只可惜,他如今在过去已经为时晚矣。各地的民心早就已经散了,被宋允知给忽悠散了。
他们寄希望于夏国的到来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和平。好像也确实如此,夏国人不喜欢打仗,仅有的几次出兵也都是因为敌国进犯,并不是他们主动招惹。夏国的皇帝陛下听闻还是一个仁善之君,这么多年来也没砍过谁的脑袋。
皇帝仁爱,百姓也不好斗,官员被他们先帝吓了一通,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作妖,并入夏国,其实对他们百利而无一害。
反正上面的皇帝由谁做,普通百姓并不很在意,他们只在意生活能否安稳,若是田税、徭役能够少一些,那就更好了。
宋允知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一样,请示过陛下之后,便对外允诺,待两国合并之后,北地百姓免除一年田税,并且等夏国进驻长安城后,会测算天下的良田,改丁税为地税。
丁税是按照人丁来收税,即便家无恒产,但只要家中有人丁便得交钱,换成地税之后,则会根据土地的多少来测算税额,家中田产多的要多交税,田产少的少交税,若是施行得当的话,无疑是对百姓有利。
其实,夏国如今还是丁税呢,那等穷苦人家,每每为了丁税缴纳费尽心力,可今年补齐了还有明年,层层盘剥下来,压力着实不小。
宋允知早就想改革税制了,无奈朝中改革的阻力太大,他先生努力了这么多年都撼动不了,更不用说宋允知这个小年轻了。好在这回碰上了两国交战,又碰上了收复北方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正好可以借此加恩于百姓。
一旦北方从丁税改为了地税,时间长了,江南地界自然而然也会随之变动。否则一个国家两种税法,总归是多有不便的。
宋允知提出的意见之后,皇上迫不及待就答应了。
其实他也早就想改了,只是他狠不下心来做这个恶人,眼下君臣两个一拍即合,都有些跃跃欲试。
郑廷的死不仅让宋允知有不小的震动,就连皇上也跟着反思了许久。他的确出生富贵,无上的富贵,从小到大从未吃过苦,也无法想象一个普通人为何能对权贵有如此大的恶意?但即便想象不了,理智也能告诉他,这必然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定是当初那些当权者不做人。
而且这些权贵还不是一个两个,百姓无论何时都是最底层,倘若他这个一国之君还不想着与民谋福利,那穷苦百姓就真的成了人人可欺的存在了。届时,早晚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郑廷。哪里有欺压,哪里就有反抗,这就是现实。
他得试着改变,也得收一收这软弱的性子,所以皇上直接以强硬的态度应下了这件事情。
倒是原本支持宋允知的人,眼下多了几分微词。想要和平收回夏国那自然好,他们也觉得不用诉诸武力省时省心还省钱,但是没必要牺牲这么大吧。
他们如今是在江南不假,但是以后少不得要去长安城,没准最后连京城也要搬去那边。到时候他们在那儿置产,岂不是也要跟着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