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酥面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广播电台一般不进行独立破题,立场跟着上级媒体走。
那么,谁掌控着更多的报刊发行量,自然就拥有更多的发声权。
在量的层面上,官媒当然强得多,但在趣味性、煽动性和犀利程度等方面大幅落后于以难防系为主体的资媒。
官报数千万的销量,80%集中在机关里体制内。
而资媒林林总总千多万的销量,却铺满所有发达地区的民间,深得知识分子、先富人群、愤青小资们的喜爱和信赖。
有了发声渠道,还要有擅于发声的人。
编辑记者、文人学者、知名社会评论家……加起来等同于后世的大v,但比大v更有公信力,因为此时的普通人非常迷信权威。
他们偏向哪方面,民众自然盲从。
1999年国内擅于发声的人一般偏向哪方?不提也罢。
总之,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公知派形势一片大好。
他们以韩涵等少数特例为锋矢,发动惯用的群狼袭扰战术,左一下右一下,见缝就钻,没缝掰开硬钻,搞得正方焦头烂额。
如此下去,积小胜为大胜,迟早能像前世一样,带动起一波反智浪潮。
结果,正在他们最得意的时候……
方星河忽然横空出世。
挟着中考省一的煌煌威势,以北青报三篇为兵锋,以新民报两篇为延续,再叠加上《小镇做题家》和《读书的附加值》,轰轰烈烈挥起反击大旗。
这是一场毫不留情的粉碎。
冲击波卷起火焰,摧枯拉朽般的横扫了所有失智小丑。
读书没用?
方星河:“我是中考省一,我觉得读书非常有用。”
你反对?
不好意思,你中考多少分?
成绩让他的发言带有一种天然的权威性,相比于韩涵这种尚未有任何实绩的偏才,显然是方星河更能令读者信服。
浪子回头的事实也不容置疑,从校园大哥到新概念一等奖,回去之后再次华丽转身……
99年通天代,战绩可查。
别管以后怎么样,现在我是不是知行合一?
尽管小丑们没有服输,试图用巨大的声量进行压制,但是观众的立场不可能不受影响,而这正是方星河发动反击的意义之所在。
他从来没有打算战胜任何一个公知,没必要,只要读者看到了他的文章,因此思考,那便足矣。
反正态度我是摆出来了,你们爱听不听爱信不信。
其实,信的人很多。
他在《做题》、《附加值》和《命运》里展现出来的可不止是智力上的权威,还有一种引人深思的文化力量。
在和平年代,有力量的文字,作用远大于刀枪。
比如他在《读书的附加值》里写:“当某一天你从麻痹困顿的梦里彻底醒来,毫无征兆的流下眼泪,那绝不是因为过得好或者不好,而是你忽然开始心疼自己这些年来吃了那么多没有必要的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