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b>入间:</b>啊!……中越地震吗……
<b>笔者:</b>从入间先生你的年龄倒推的话,这扇门是在2004年打开过的。而且,从“一踏进去就觉得脚底凉凉的”的记忆,可以推测那是天气寒冷的时候。
2004年10月23日,新泻县中越地区发生了里氏6.8级的大地震。入间家所在的地区,虽然震感比震中附近要小,但也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b>入间:</b>地震?
门会不会就是因为引发的震动才打开的呢?
<b>笔者:</b>难道,不是地震吗?
入间先生愣了一会儿,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b>入间:</b>在……在家里,会有这么恐怖的事吗……
<b>笔者:</b>……这个解释你不能接受吗……?
<b>笔者:</b>在眩晕发生之前,还发生了一件对入间先生来说“非常恐怖的事情”。所以,大脑自行删除了那段记忆。
<b>入间:</b>……我接受了。
<b>入间:</b>是的。
只是,至今为止我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种可能性呢,真是不可思议。那天的事,明明在电视上和学校的课堂上都听过很多遍了。
<b>笔者:</b>你不记得感到眩晕之前的事了。
<b>笔者:</b>毕竟,那是入间先生年幼的时候,并没有意识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作为当地的居民,必须要面对的过去发生大地震的悲惨现实,以及“出现了神秘的房间”这种童话般的记忆,就像水和油一样,在你的脑海中交汇的瞬间,却也无法将其视为一体的东西。不是吗?
我记得就是在家里,但具体地点我不记得了。不知道为什么,头感觉突然晃了起来,站都站不稳,不由得蹲在地上。眩晕消失后,我猛然向前一看,发现那里有一扇门。
<b>入间:</b>是吗……也许就是这样。
关于这次的事件,入间先生你在进房间之前的记忆也很模糊。
<b>笔者:</b>因为地震的晃动而打开,应该是没有上锁的。
<b>笔者:</b>为了不让自己事后回想起来感到恐惧,大脑自行删除了“恐怖的记忆”。
但是,门被完全嵌在木框里,没有把手还是打不开的。
<b>入间:</b>也就是说,只能再把我家摇一摇了吗?或者用吸盘把它吸住再拉?
<b>笔者:</b>我认为这种极端的记忆不平衡,是一种防卫本能。
<b>笔者:</b>要是能那样就好了,可壁纸是布的材质,吸盘是不能吸住的吧。
我东张西望,发现地板上放着一个小木箱子,打开盖子一看……里面有非常恐怖的东西。只是那到底是什么,记不清了。
<b>入间:</b>这么说,要去买把电锯吗?
<b>入间:</b>是的。
<b>笔者:</b>请不要说那么可怕的话。唉……既然是设计了密室,就一定有能打开的方法。
<b>笔者:</b>其实我最初在电话里听到这一连串事情的时候,就有一点很是在意。入间先生,你明明清楚地记得进入房间时的状况,却忘了箱子里放的“恐怖的东西”是什么。
各种方法都试试吧。你看,这才十二点。你父亲回来之前,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b>入间:</b>眩晕……
随后我们触摸、敲打、爬上天花板……等等,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方式。但是毫无进展,等回过神来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b>笔者:</b>在这里有一个参考点①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等缓过劲一看,发现前面有一扇门。这样的记忆,我想一定和眩晕有关。
<b>笔者:</b>怎么一点也不顺利呢。
<b>入间:</b>即使是这样,为什么只有那个时候打开了呢……
<b>入间:</b>为了转换心情要休息一下吗?再喝杯茶吧。
之所以会觉得“房间突然出现了”,就是因为墙壁因为某种原因打开了。那时候入间先生第一次认识到的墙壁是“门”。从那以后,房间一次也没有出现过,因为门一直关着……这样想的话就能解释了。
我们再次走进起居室。
<b>笔者:</b>我认为是这样的。
<b>入间:</b>也就是说,我是抓住稍微开合的门的一端而打开的吗?
这时,房间一角的收纳空间映入眼帘。看到那扇门,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因为收纳空间罕见地使用了“单边推拉门”(片引き戸)。
请你回想一下,那个时候,门是不是已经打开了一点?
一般情况下,很多收纳空间都是“双槽推拉门”(引違戸)。因为两扇门都能打开,里面的东西很容易被拿出来。
也就是说,门是向走廊尽头方向拉的开门。这样一来,要打开就需要门把手,但这面墙上没有把手。那么,当时的入间先生是怎么打开的呢?
当时的入间先生不是“推”开门,而是“拉”开门。
与之相对,“单边推拉门”因为只有一边有门,所以要取出里面的东西很困难。为什么要特意选择这种类型的门呢?
<b>笔者:</b>接下来应该参考的是“②拉开门,有一个小房间”这一点。
我怀着不可思议的心情观察着,突然,一个画面浮现在眼前。
<b>入间:</b>要怎么才能打开呢……?
我急忙走到桌边,看了看笔记本上的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