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得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东大军工人在了解外星文明飞行器的诱导方式后,第一时间升级导弹战斗部的当量与杀伤元。哨兵偏移的光学诱饵距离有限,只要能覆盖投影的距离,就能完美的解决杀伤问题,是与反辐射导弹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解!
嘀嘀嘀...pl11a导引头眼中只有自己所钟爱的哨兵,平面成像牢牢的“记住”它们的热源特征。
舵机调整舵面,径直向着热源信号冲了上去,等待热源信号进入杀伤半径。
面对面飞行的导弹和哨兵不到20秒就交错在一起,红外导引头确定热源信号在杀伤范围内后,引爆加量的战斗部。
两团耀眼的火光在天空中出现,数以千计的杀伤元向着周围笼罩,在如同玻璃破碎的声响中,两架哨兵机体受损,失去控制向着下方海面坠落,速度越来越快,机体不断的旋转,最终过载似乎超过机体的承受能力,砰的一下在空中碎裂开来,变成片片“雪花”向着下方坠落。
“报告指挥员,pl11a击毁目标2,剩余目标:3!”
指挥员看着屏幕上被咬尾的赤狐-2,目光扫过态势图,另外两架从山东号起飞,早就在附近待命的j15t正在以1.2速度逼近战场,然而却迟迟没有发射导弹。
因为类型1的电磁杂波原因,很难联络与其近距离接触的己方战机,这也是为什么这次任务只派刘骏一人上去的原因,失去联络就相当于断开指挥链路,从整体变为各自为战的情况,哪怕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飞行员之间有默契存在,但也同样会影响作战效能,而且很容易造成误伤!
另外,iff识别原理是二次监视雷达,简称ssr,在近距离下雷达被干扰,造成iff失效,就像是老美的军舰把自己飞机打下来一样,iff出问题是致命的。
目前来看效果不错的反辐射导弹,通常不配备iff系统,因为其任务是攻击敌方雷达,而非识别敌我目标。只能通过信号特征识别、数据库支持和人工干预,反辐射导弹能够确保攻击目标的准确性,但通信被干扰的情况下,导弹自己去决定打谁,和抽奖没什么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给刘骏配的任务都是用来测试中距弹,一旦双方重叠,就会进入视距内战斗(wvr),向着正在与友军近距离格斗的敌人发射导弹...想来安东星无数被友军打下来的飞行员血压已经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