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进化 (第1/5页)
孙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此,一个由餐厅、平台、外卖员、“人工+数字”派单的外卖网络初步建立。彼时的外卖系统,也正在经历进化期。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前,“人”依旧居于系统发展的核心,而随着中国互联网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外卖网络开始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下一节要展现的,正是这种“人机的互换”。在过去短短几年间,外卖系统踏上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快车道。“人”被赶下指挥台,取而代之的是能够不断自我学习、自我进化的算法。这样的变化牵动着数量庞大的外卖骑手。伴随着数以千万计的流动劳动者和消费者不断加入,外卖系统以极快的速度升级、进化,并开启了这场外卖经济的无限游戏。
只是,这次的技术转变,与其说是为了解决外卖行业的技术痛点,不如说是由资本推动的新一轮市场角逐。在2010年前后,受到风投资本和互联网创业潮的推动,外卖配送业成为创业“风口”。2011年,国内最早的外卖平台“饿了么”先后获得金沙江创投、经纬中国、红杉资本、大众点评等机构的投资。2013年,“美团外卖”成立,2014年,“百度外卖”加入竞争。在很短的时间内,“外卖”从无人问津的冷门业务变成了“香饽饽”。诸多外卖平台纷纷加入游戏,并着手创建自己的派单系统。
快速进化
按照这一说法,像徐开这样的调度员应该就是最初的“人工智能派单系统”。而随着外卖平台订单的不断增多,人力派单模式难以跟上快速扩张的业务需求。受制于时间和算力,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调度员,一天能够调度的订单上限也只有500—800单。而在2010年左右,当时一些第三方平台的订单已经达到几万单甚至数十万单。随着企业雇佣调度员的数量增多,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外卖企业不再满足于线下的、人力的物流调度,而是着手建立自己的数字系统。至此,外卖网络开始由“人工派单”向“系统派单”转变。
如果把看待技术发展的视角拉长,我们就会发现,外卖系统的进化史像极了人类的发展史,两者都是充满奇幻色彩的加速度运动。科学家李四光在《人类的出现》中曾说:
人工调度,就是订单进来以后,用人把订单和骑士匹配(起来),做一个决策,派出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去做决策是很难的,而且要考虑的因素其实是非常多的。既要考虑商户、用户所在的位置,又要考虑骑士身上已有的订单。你(指调度员)要快速在短时间内反应过来,同时还要去判断,这个订单分配给这个骑士后,他身上可能已经有几单了,后续订单顺序怎么变化,会对他的路程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这个订单超时了怎么办……
人类文化的发展……从新石器时代的开始到现在至多不过一万年,金属时代的开始到现在不过数千年,人们开始利用电能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原子能的利用则仅是最近几十年的事……人类的发展不是等速度运动,而是类似一种加速度运动,即愈到后来前进的速度愈是成倍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