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算法”的实践策略 (第2/5页)
孙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时候,骑手会在长期的劳动经历中摸索出一些奇特的、难以捉摸清楚的算法“民间理论”。他们并不知道背后的机制是什么,但是却发现特定的招数对于算法派单的机制有特殊的效果。这些摸索出来的“反算法”招数好比民间偏方或民间理论,虽然无法弄懂它的内在机理,但在应对实际遇到的问题时可能十分有效。
这个只能用一两次,多了对你账号不好。系统能查出来。用过之后就不能再用了。后面有人找你,别弄了。
“引虎出山”
在平台的拓展业务中,有一项“帮买单”业务,即由骑手帮助顾客挑选物品并配送。相较于送餐业务,“帮买单”的单价更高,广受骑手欢迎。旺季时候,“帮买单”一单的配送价格在10.5—11.5元之间,而餐品配送则只有7—8元。为了让自己获得“帮买单”的订单,房山的骑手在此花了不少心思。在送餐的过程中,汾哥和周边的骑手偶然间发现了这个系统漏洞。如果骑手接到一个“帮买单”,那么与此顺路的订单业务也都会随之而来。于是,经过多次研究,他们找到了一个“引虎出山”的窍门。那就是,先给自己下个订单,借此去往目的地的路上,接收系统后台派来的“帮买单”顺路单。如此循环,高峰期的时候,一些骑手可以在送单周边区域接到不少“帮买单”。
每到下午五点,骑手们登录上线,三五成群,拉开架势,开始抢单。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论抢单速度,苹果手机不如安卓手机,联通信号不如移动,空手划单不如戴触屏指套。大强哥掏出手机,打开抢单页面,左手托着机身,拇指不停地快速点击屏幕下方的刷新按钮,两眼死盯着屏幕,右手的拇指拉开,随之准备看到订单进行右滑。“抢单分为三点:手速、注意力、眼神。”大强哥像导师一样解释说,快速点击刷新按钮能够保证订单出来,当订单出现在抢单页面上之后,要通过看地址的前几个字来判断这个单子好不好,如果好就迅速右滑,不好就不要抢。因为长期保持紧盯屏幕的习惯,大强哥变得近视,特地配了一副100度左右的眼镜戴着抢单。
骑手之所以喜欢“帮买单”业务,除了订单配送费高,还因为“帮买单”的许多订单有利可图。帮买单主要是根据顾客下单所需,由骑手自行购买相关商品。一些骑手发现,可以利用其中的部分商品“赚差价”。例如,蔬菜、水果、肉蛋奶等日常消费品通常采取浮动价格制,骑手可以从中赚取小额利润。汾哥对其中的猫腻了如指掌:
对于集体抢单的回忆,大强哥充满自豪。那是他带领兄弟们实现集体收益的辉煌时刻。虽然后来平台系统堵死了集体抢单、集体调派的路,但是为了保证订单能够流转,平台保留了转单功能。每个骑手一天可以有几次将订单转出的机会。因此,小规模的集体抢单仍旧存在。
(帮买单)现在少了,客人被坑得太狠了。……之前美团跑腿那些,顾客让捎烟或者水果、烧鸡,很多(骑手)都骗人,多要钱。好比,一盒烟15跟你要20,一个果篮120跟你要200。你让我捎的就这个价钱,顾客看了也没辙。点一次两次还行,后面就不信任了。……这几年不多,前几年还是很多的。我周边就有。
封控之后就是说,无论取餐还是送餐,没有轨迹的直接就封号。现在它有系统,不管是去商家取餐,还是去客户那儿送餐,都必须有行程记录轨迹。没有轨迹属于违规、属于虚假。
这跟我田野调查的发现一致。跑腿的骑手会随身准备一些收据,遇到无法使用机打小票的情况,便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手写收据并赚取差价。后来,平台和消费者慢慢发现了这一情况,开始对跑腿业务进行限制。“帮买单”也就变得越来越少。但是,不少骑手发现,“引虎出山”的算法机制仍然存在。因此,在后续“帮买单”业务萎缩后,他们将其挪用至普通的送单业务。根据他们的反馈,这项策略属于“瞎子摸象”的民间理论,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有一次,汾哥受不了长期无单的状况,用了一位朋友的账号下单,但是等了一个多小时,一个订单也没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