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者和董小宛的姻缘会合并不是那种俗套似的“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的故事,而起先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中间是曲曲折折、波折不断,最后才“守得云开见月明”。如果不是董小宛的果敢和坚持以及复社文人的鼎力协助,这段姻缘早已付诸于流水。
<a id="ch8" href="#ch8-back">(8)</a> 长生私语:指唐明皇和杨贵妃七夕时在长生殿的窃窃情话。
文章的女主人公董小宛,既是历史上实有之人物,又被许多文人附会了种种美丽的传说。应该说,作者笔下的董小宛才是最真实可信的。他如实地记下了董小宛的美丽与多情,也如实记下了他对董小宛的种种薄情和亏欠,所以说与其说这是一本回忆录,不如说是一本忏悔录。
<a id="ch9" href="#ch9-back">(9)</a> 洪都客:给杨玉环招魂的方士。
【文章小识】这是一篇怀人之作,是作者冒襄为了悼念死去的爱妾董小宛而作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斯人已去,但是作者与爱妾董小宛九年的种种生活情景却历历在目,挥之不去,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饱含深情与血泪的文章。作者一生所著颇丰,但都不及这篇文章流传久远,深入人心。何也?一则是因为文章抒写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二则是因为文章中所忆之人董小宛是一个传奇式的经典人物。
<a id="ch10" href="#ch10-back">(10)</a> 率书:轻率地书写。此处表明冒襄悔恨七夕时不该在董小宛的腕钏上镌刻“比翼”、“连理”。
三月之杪,余复移寓友沂“友云轩”。久客卧雨,怀家正剧。晚霁,龚奉常偕于皇、园次过慰留饮,听小奚管弦度曲,时余归思更切,因限韵各作诗四首。不知何故,诗中咸有商音<a id="ch16-back" href="#ch16"><sup>(16)</sup></a>。三鼓别去,余甫著枕,便梦还家,举室皆见,独不见姬。急询荆人,不答。复遍觅之,但见荆人背余下泪。余梦中大呼曰:“岂死耶?”一恸而醒。姬每春必抱病,余深疑虑,旋归,则姬固无恙,因间述此相告。姬曰:“甚异!前亦于是夜梦数人强余去,匿之幸脱,其人尚狺狺不休也。”讵知梦真而诗谶<a id="ch17-back" href="#ch17"><sup>(17)</sup></a>咸来先告哉?
<a id="ch11" href="#ch11-back">(11)</a> 丹黄:点校书籍所用的两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