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恒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过,近些年来关于自立的问题层出不穷。
<strong>生活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变得懒散。一旦决定“今天这样做”,生活一下子就会张弛有度。</strong>
对于孩子,父母该管教的时候,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孩子才会安心成长,直至独立生活。
我当时定下这个计划的时候,眼看就要和丈夫离婚了。可是实现目标后,却发现丈夫上了岁数后性格变得温和,酒量也减少了,变得更加成熟,于是心境改变了,就觉得“还离什么婚呀,真麻烦”。
可是,很多父母总是不放心孩子,方方面面都要掌控孩子;有的父母总是试图让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结婚后,还想插手孩子的生活。
这样若干年后,“在孩子的结婚仪式上,你们俩并肩而立致辞,就还是夫妻”这一目标,就有可能实现。
这种依存式、支配式的父母,很多时候会阻碍孩子自立。
同事中可能有我们喜欢或讨厌的人,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要在职场度过,还是心情舒畅地工作比较好。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影响心情的重要因素。
公司也是如此。对员工进行压迫或者无微不至的指导,都会使员工疲惫不堪。
我非常推荐大家和同事一起出去玩,你可以发现同事在工作之外的真性情,也可以与趣味相投的人成为好朋友。
没有管理员工的一言一行就不放心,就是典型的例子。
同事之间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一旦拥有这样的关系,不仅可以缓解来自家庭的压力,工作起来也会轻松许多。简而言之,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成为我们的休息场所。
这样一来,员工就无法顺利成长,将来也不可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精英。如果这样管孩子,就可能引起自闭、厌食、心理疾病等各种问题。
我和同事经常在工作之余说说丈夫的坏话来缓解压力。当孩子长大后不用我太操心的时候,我也会和她们一起登山,放松身心。
当然,如果孩子或者员工处于什么都不会做的年龄或者阶段,对他们细心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若在成长过程中总不放手,就会阻碍一个人的独立和发展。
无论是护士还是其他同事,只要我觉得“和这个人相处得来”,我就不会顾忌身份、关系,和她们友好相处。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就要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分离出来。
就我自己而言,家庭问题能忍耐就忍耐,工作方面能放松就放松。
当孩子成人后,父母和孩子的人生就要完全分离。父母如果有这样的意识,就能顺利地处理与孩子的分离,让他步入独立。
人生常常需要忍受。如果能尽可能避免烦恼当然最好,但是有些问题由不得自己,所以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要试图“不再忍受”,而是思考“同样的耐心,如何才能轻松一些”。
也许有人对此会有疑问,和孩子完全分离,自己会感到非常孤寂。
生活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变得懒散。一旦决定“今天这样做”,生活一下子就会张弛有度。
要知道,既然是亲子关系,你们之间的纽带就永远不会断开。在我看来,这样的纽带就像桥梁。父母和孩子的人生车轮虽然驶向不同的方向,由于桥梁的存在,你们可以随时往来。
如果之前约定好了,之后出现一些伤痛、疲惫,也会变得轻松一些。
“孩子怎么样,是不是健康,是不是一切顺利?”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偶尔通过桥去看一看。
我认为,不仅仅是夫妻关系,在需要忍耐的时候,可以制定界限来尝试解决问题。
不过,敲敲门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怎么样,孩子既然开启了自己的人生,父母就不要贸然闯入。
现在的家庭比较自由,双方父母可以帮忙照顾孩子,所以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离婚。如果非离不可,则取决于具体情况。
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亲子关系基本不会出现什么烦恼。
话虽如此,现在离婚的人基本上不考虑设定什么共同目标。
相反,如果父母毫无顾虑地闯入已经成人的孩子的世界,各种矛盾就会产生。婆媳问题,尤其要注意。
确立了这样的目标,那么即使夫妻关系、家庭生活出现危机,也会有一种超越矛盾的勇气,觉得这些都是“小问题”,或者“终会解决”。
我虽然和长子住在同一小区的不同单元,但除了周末,我们平时几乎没什么往来。
然而,一味地忍耐会带来极大的痛苦。要忍一辈子,想想都不寒而栗。对此,大家不妨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孩子的结婚仪式上,你们俩并肩而立致辞,就还是夫妻。”
只有周日,大家才会聚在一起吃饭,其余时间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我也不去他们家里。
这就是我决定不离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