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一百一十章 - 太昊政改

第一百一十章 - 太昊政改(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匠作区有义务提供宗庙所需要的产品。而居民则提供每年所产出的10作为“农业税”上缴给宗庙,宗庙除满足自身所需要以外。还得负责军队和文化卫生等公共支出。

在太昊城,学校和医疗暂时还是免费的,特别是教育工作这一项,不仅免费,还提供学习期间的食宿。

除风氏一族近20人的长老团得以保留以外,所有1000人以上的大族只能安排5名长老在宗庙参加议事,而200人左右的小族只有一个名额,原则上大致按200人一名长老代表。

就这样,在宗庙的长老团也达到了70多人,这些人跟我一样,只要在宗庙“上班”,就可以吃皇粮,由宗庙厨房义务供应伙食。

每一个小族都有一个小型的长老团,以小族族长为首组织议事,凡不涉太昊大局的族内小事可以自决,不用上报宗庙。而跨部族或事关重大的情况,则必须上报宗庙,由太昊族长和长老团商议决定。

尽管姜氏族人的收获跟我们差不多。但由于现在他们的人口只及我们的三分之一,所以粮食比我们要富余,念及以前得太昊族的恩赐,现在略有余力,姜由就打算先报答一部分了。

我在宗庙内听骑兵报完消息,扭头看了看木驼,这小子心中有鬼,老脸通红——姜由是如何得知我正在为粮食发愁的?

罢了,木驼也不过是为我分忧。

这下子,明年的生活基本上不用发愁了。

接下来是安心地对太昊的内政进行改革。

匠作区的大元匠人们早已经有了准备。知道他们迟早要实现独立,所以早早地就在广招徒弟,并按大元的方式分割好了地盘,分别为制陶区、木工区、纺织区、制纸区、土工区、兵器区、农具区……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已经开始在各区之间展开了以物易物的交易。但在太昊四年春播以前,还得过人民公社生活。

居民区的族人最多,往往同一小部族的族人都聚居在一起。相互之间仍略有区分,我干脆将所有居民造册,作了一次人口普查。将太小的族相互合并了一下,保证绝大多数部族人数都不会少于200人。

然后是宣布“相对”私有化方案:城外的田地和城内外的牲畜,都按人数多少分配给各部族。小族族长们代表族人认领了本族的土地和牲畜,并按我的要求在地里插上木标,将各族牲畜分别关入小的畜栏内。

粮食也按人口分配给所有的居民和匠人,粮仓外贴上了各部族和匠作区的标志。

匠作区的匠人们则占有了公有的地盘和工具,不再分配土地,明年也不用参加春播。但从春播完成之日起,所有的陶器和农具、纸、布……等都不再免费供应,各族所需就得用牲畜或粟米来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