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二百一十四章 - 太昊标准

第二百一十四章 - 太昊标准(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最新全本:、、、、、、、、、、

参照后世的“国标”制订方法,我根据后世的“米”和“斤”的大致量,制作了一个“标准太昊米”长度,整体是用一个青铜铸的V形槽,里面有两道刻度,相距大约一米,这个东西供在宗庙的专门地偏殿内,放在一边的还有一个“标准太昊斤”——一块比较硬的青铜。

土鲁在我的指点下,学会了如何利用“标准米”制作“太昊铜尺”,并仿制了多把,每一把太昊铜尺的长度都是一米多长,上面有细分成100份的刻度,分别规定了“太昊分”和“太昊厘”的长度。

另一方面,我也要求土鲁将太昊城所有的秤都收起来,按“标准斤”的重量重新为这些秤纠正刻度,或干脆重新做。

在我的指示下,土鲁甚至推出了“太昊标准秤”,为太昊族人和各器作坊广泛接受。

随后,为配合太昊标准尺的使用,我还根据几何原理,铸了些三角板(30度、45度等),并在匠作区内教匠人们学习用这些工具绘设计图。

由于对木材深加工能力的有限,所以第一把算盘我很自然地想到了用青铜铸算子,但其他的部分对于木工而言就显得很轻松了,有了弓弦钻孔法,在木条上钻点孔是简单的事情,细木棍也很好加工。

可是最后当用铜钱作地算子算盘出现时。我却为教会梓桦使用伤透了脑筋——她怎么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中间的横梁下方四颗子,还没有上方的一颗子多!

痛苦万分地解释了两天之后,我想起,这其实已经有了“代数”的概念——罢了,还是接受事实:梓桦其实也是一个原始人,只不过作为我女儿,比其他原始人学得多一点罢了!

最后我地解决办法是,在横梁下方的四个子上,每个子铸一个小圆圈纹样。而在横粱上方的那个子,就铸得特别大,上面铸五个小圆纹!

这下子总算让梓桦接受了算盘的进位方法。

当比较精细的设计图出现在太昊匠人眼前时,匠作区铜匠坊里的师傅们全都瞪大眼,流出了口水——老天,有这么精细的东西!

呵呵!等下次我回来给他们画一幅标准的轴测图,恐怕他们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不过我没有足够的时间了,把一些简单的应用教给匠人们,我得赶快到北方去。

姜由已经闷得不行了,我得在他失控前赶过去。

同时我也不能错过大河春汛前的最好过河时间。

整个三月份,我就在教梓桦使用算盘,同时协助她处理太昊的账务,在她看来难得不得了的计算量,我几天之内就摆平了,让梓桦佩服不已。

开玩笑,老爸在后世好歹是学工科的么!

在月底,当太昊七年地春耕已经如火如荼,梓桦总算能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帐目处理了,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一个不得了的成绩,虽然这个月我才是太昊实际上的会计!

骑兵也训练得有了一个基本的模样,姜由那边开始有点着急地催我出兵了。

可还有一件大事也得赶快做:制订度量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