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无双大明 > 六十九章 朝争

六十九章 朝争(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要是李月轩知道正德心里正在因为不能亲征而埋怨曹元,那声好恐怕就叫不出来了。

无奈的叹了口气,正德道:“继续说”

“陛下,三边守军三十余万,可是却要驻守长大万里的疆域,不免显得过于单薄,杨大人(杨一清)送来兵部急件,说起如今小王子已经渐渐统一了北元大小部落,与以前相比实力增加不少,若是来犯,以现有兵力恐怕已经不够,所以臣建议,从南方调兵北上,作为客军协助守防,待开春再返回原籍,以此确保年关时边关无恙”

听曹元说完,正德拧眉想了想,然后看了眼李月轩,见他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一阵气闷,只好向百官问道:“不知大家有什么看法?”

关系到国家大事,李东阳就不能不开口了,他首先出列,道:“陛下,老臣以为,曹侍郎未雨绸缪,所奏之法十分妥当,这几日,内阁也收到了杨一清的急件,称伯颜猛可(小王子)如今已经统一了散乱的北元大小势力,实力大增,已今非昔比,而且瓦刺的火筛也时常在年关时扣关抢掠,若不及早驻防,到时候苦的还是我大明的边关百姓,所以臣以为,曹侍郎的奏议可取”

可是偏有人不让你如愿。

“陛下,臣兵部右侍郎有事启奏”兵部右侍郎曹元见着正德要走,马上出列道。

曹元在前任兵部尚书刘大夏被正德罢官回家后,就以兵部右侍郎之位代尚书事,挂着尚书衔的杨一清,一直在陕西总制三镇军务,没在朝中,所以大大小小的事,几乎全部都由曹元来处理,前些天刘谨进言让山东巡抚刘宇作了兵部左侍郎,代尚书事,把曹元给放到了一个闲位上,曹元尽管心有不满,却也无可奈何。不过此时刘宇还没到任,这兵部现在还是由曹元说的算。

见是兵部的人开口,正德也不急着走了,兵部一般都没什么事上奏,只有在年关时,小王子犯边,他们才会忙起来,平日也是悠闲的很。此刻,听到曹元有事启奏,正德一下就来兴趣,道:“有什么事?说吧”

正德又坐了回去,让李月轩此刻的动作极为尴尬,他本来打算恭迎正德散朝的,结果又坐回去了。还好,李月轩脸皮也不薄,见着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干脆向正德抱怨,道:“陛下,你不是说了要散朝吗?”

李东阳话一说话,焦芳就忍不住了,反正现在是讨论朝政也不用担心被扣俸禄:“陛下,臣以为不妥,从南方调兵北上,路途遥远,消耗巨大,光一路上的军饷恐怕就需数十万两白银,如此巨额军饷对于朝廷来说实在过于庞大而且冤枉,而且年关一到,战事一开,钱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朝廷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财政最为拮据之时,若还得照顾客军,那实在是雪上加霜啊”

焦芳说的到不错,大明朝每年入库的税收只有几百万两而已,这些仅仅用于皇家用度和百官俸禄,大部分的钱都是地方上自行施为,朝廷一般不管,可是这客军既然是朝廷下领征调的,钱当然也得朝廷给了,这无疑就加重了朝廷的负担。

听到焦芳的话,百官中已有不少人露出了赞同之色。

焦芳见百官没有人反对,继续道:“再者,京畿重地尚有亲军上直二十六卫,除去武功三卫属军匠外,其他二十三位也合计有六十余万,再加上十二团营,神机营等可谓兵多将广,何须再从江南调兵,舍近而求远?所以臣以为,无须从南方调兵,到时候从二十六卫调兵即可”

这下子,朝堂上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这上直二十六卫可是皇帝的亲军,不属五军都督府,也不是兵部能调的动的,此刻,焦芳竟然提议让正德调防二十六卫的亲军,那岂不是让皇帝下放兵权吗?

正德瞧着李月轩那难受的模样,哈哈一笑,道:“人家有事嘛,意外。纯属意外”

李月轩无奈,只好又站好。

曹元等着李月轩和正德小声说完,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陛下,如今已是中秋时节,再过三个月就要入冬,今年看情况说不得又要下几场大雪,臣以为,现在应该先为三边作些准备了,否则一入冬,大雪纷飞,再去准备就已经晚了”

未雨绸缪,很好---李月轩看了眼这位面容俊朗,眉间透显出几分英武之气的兵部右侍郎,心中暗暗叫了声好。

正德微微颔首,想到每年年关,北元小王子都要犯边,不免也是心有不岔,他看了眼曹元,眼珠子转了转,愤愤的想,朕早就说过要御驾亲征去收拾那个小王子了,可是你们偏不让,这下好了吧,还没到冬天呢,就要开始准备怎么防这人家了,若是让朕去收拾那个小王子,那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