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无双大明 > 七十五章 开海禁

七十五章 开海禁(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只是他也想到了这些措施面临的压力和阻力会很大。所以才想了很多办法,此刻,通过观察眼前百官的表情,就证实了他的担心。

“陛下,要成就千古功业岂能为几句闲言碎语所掣肘,那些读书人要骂就骂臣好了,开海禁利国利民,臣以为是必须得实行的,而且也是民之所向,否则也不会出现五十艘大船走私的情况了,不过到时候开海禁有钱了,可不准给国子监和翰林院发红利”李月轩清亮的声音缓缓而言,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显得自信且淡定。

正德自己其实对于开海禁并没有多大的意见,他不过就是担心改了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被别人唠叨而已,此刻,听到李月轩把好处说的这么多,他心里也有些心动了,他看了一眼站在百官前的李东阳、焦芳和杨廷和,道:“三位大学士可有什么要说的?”

李东阳这个时候实在是不太好说什么,提出这个石破天惊的奏议的始终是他的孙儿,不过此刻,李东阳却还是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轩儿说的倒是无可厚非,只是臣认为眼下开海禁却是不合时宜,先不说开海禁会让朝廷面临很大的阻力和压力,就是倭寇之患也是一大绊脚石,所以臣以为此时,还是先不要开海禁,如果要开,那就得先把倭寇给清剿干净,否则很难成功”

李月轩平淡的看着杨南金,他心里知道这百来年的观念已经深深的在众人的心中扎下了根,想改变过来不是那么容易,但如果引用他们同样信昂的圣人之言,说不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子非民焉知民之苦”李东阳、杨廷和张彩等大臣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头一震,嘴中不由低低的呢喃了一句,他们发现眼前这个少年的当真太神奇了,有些即便是在他们这些老人精眼中的经典,在他心里却是如此的不值一提,即便是让读书人用生命去捍卫的信条,在他面前却如同一句废话。

李月轩---这个少年的心中到底是装着什么?

李东阳此刻也觉得自己看不懂自己的孙儿,他眼中闪过一抹矛盾的光彩,几度欲张嘴都生生的忍住了,最后他微微叹了口气,低垂了眼皮。

---还是相信他吧!

李东阳说完,焦芳也出列了,在这个问题上,焦芳和李东阳到没什么冲突,所以也只是秉持自己的本心,道:“陛下,老臣还有个担心,这海禁一开虽然会促进商业的发展,但不可避免的会提高商贾的地位,如此一来,岂不是要违背洪武皇帝当年定下的规矩吗?”

正德听得脑门一紧,当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建国后重农轻商,这是众人都知道的,这当然跟他的出身有关,可是如果因为开海禁而破坏了他老人家定下的规矩,那岂不是给了那些文人笔伐的借口?

李月轩说完一通话,见大家都不说话,又向同样一脸迷茫的正德道:“陛下,臣说百姓生活困苦的事看来和开海禁没有关系,其实关系是很大的,陛下想想,一船丝绸卖到外国去能赚到比在大明赚到的多十倍,商人自然要冒险去走私,如果朝廷能开禁通商,并且开设关口,征收关税,那将大大充实朝廷的财政,那时候朝廷每年的收入就不只是几百万两白银了,而是几千万两,到时候朝廷国库充盈,就有足够的钱去改善百姓的生活,去改善大明军队的装备,不出十年,我大明肯定就能成为一个无比强大的国家”

李月轩可是深知关税对于一个国家的财政有着怎样的意味,在现代只要稍微看看新闻就知道,中国每年的财政收入一大块都来自于进出口的关税,这可是主要的财政收入。

正德脸上开始听着还是一阵茫然,不过他心里也知道钱是重要的,否则自己每天吃喝从哪来的,还不都靠钱去买来的吗?只是,先祖们留下来的规矩,他也不敢随便乱改,否则很容易便被那帮国子监的学生和翰林院的笔杆子给借题发挥。

此时,听李月轩提到有钱了可以提高武备,正德眼中才闪过一丝奇异的光彩,他扫视了一便殿上众臣,向李月轩问:“李卿说的话倒是在理,只不过这海禁已经有了百年历史,若是朕准了开海禁,若是被天下的读书人骂,那朕可不要被口水淹死”

这个问题李月轩自然想过了,其实在他昨日下定决心改变大明后,心中就已经想了一些措施,其中一向最重要的就是开海禁,这可是主要经济来源呀,如果没有钱,那肯定是什么都做不成的,所以这首先要找钱就要先开海禁,这可是利国利民的买卖,不干遭雷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