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无双大明 > 壹四八 忘年交

壹四八 忘年交(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据说还有一次,王守仁为了参悟圣人之道,格物穷理,对着自家竹子看了整整七天,最后什么也没格出来,反而生了一场大病。一时被京里的人传为笑谈。

李东阳对王守仁的评价甚高,对他十分喜爱,老爷子对李月轩说起他时,说道:此子所作所为看似荒诞无稽,细细一想,却总是深含道理,发人深省。日后即便能成就为一代宗师也并非可能。

不过,李月轩既非士子,也非读书人。在老爷子那耳听这么多关于王守仁好玩又有趣的事情后,没去在意他文滔武略,反而对他那新奇的想法啧啧称奇,大赞有趣。所以李月轩对他倒比另外两人来的喜欢。此刻,听到王守仁愿与自己结交,他心中高兴不已,忙道:“月轩正有此意,月轩昂慕王大哥久矣,今日能与王大哥诚心相交,月轩自然求之不得了”

“哈哈哈,好,好”听到李月轩如此洒脱的开始称呼自己为王大哥,毫无半分在意两人的身份差别,王守仁不由心中略惊,片刻后开心的大笑了起来。

李梦阳、何景明二人见王守仁与李月轩称兄道弟,自己却没搀和进去,有些不乐意了。两人含笑插话道:“王阳明与太师结交,可是想撇下李某不成,真是一遇新人忘旧人啊”

李梦阳、何景明二人喜形于态,赞叹之情溢于言表,直让李月轩不由心中惭愧。他只好拱了拱手,一脸谦色。李梦阳三人不明所以,还道是太师才高而不傲,虚心谦谨,心中不由更喜。

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守仁,此刻眼中绽出一丝明亮,看着李月轩忽然开怀笑道:“恕下官放肆,可否称太师一声小友?”

李月轩微微一愣,心怀激荡的看了一眼王守仁。他知道王守仁是吏部左侍郎王华之子,两年前因为得罪了刘谨而被发配到贵州龙场(现贵州修文县),前些日才回京。对于王守仁这个名字,李月轩前世似乎听人说起过,不过因为当时年少,而且又没把心思放在这上面,所以并未记得他的生平事迹。不过,听老爷子对王华这个儿子的评价却是极高。王守仁一心寻求圣贤之道,又饱读兵书,甚至身怀武艺,可谓文武全才。倍受当今兵部尚书王琼亲睐。

只是,王守仁虽然才华横溢,文武兼修。但为人处事却常让人大跌眼睛。据说当年王守仁二十一岁第一次参加乡试,就中了举人,之后弘治六年(1493)和弘治九年(1496),王守仁两次参加会试,却都落了榜,铩羽而归,王华见儿子两次不中,着急不已。要知道,王华可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他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金榜题名了。王华着急,王守仁自己也沮丧不已,终日闷闷不乐。

当时王家上下都以为他经过两次落榜的教训,一定会发奋图强,悬梁刺骨。谁知,没过多久,王守仁忽然跑到王华那说:“,父亲,孩儿错了。”

听到这句话,王华欣慰地笑了:“以你的天分,将来必成大业,落榜之事无须挂怀,今后用功读书就是了,下次必定中榜。”

发完了感慨的王华高兴地看着自己的好儿子,按照通常逻辑,王守仁应该谢礼,然后去书房读书,可是意外出现了。

王守仁不但没有走,反而向父亲鞠了一躬说道:“父亲大人误会了,孩儿想了很久,适才明白,落榜之事本来无关紧要,而孩儿却为之辗转反侧,忧心忡忡,为此无关紧要之事烦恼不已,实在是大错。”

王华又一次发懵了,可是王守仁却毫不理会,继续说道:“孩儿以为,书房苦读并无用处,学习兵法,熟习韬略才是真正的报国之道,今后我会多读兵书,将来报效国家。”

说完这几句话后,他才不慌不忙地行了一个礼,飘然而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